近日,中国铁路投资平台正式发布《新建宜昌至常德铁路(湖北段)站前工程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计划表》,标志着备受瞩目的呼南高铁关键段——宜常铁路取得实质性进展。公告显示,该项目拟于2025年11月启动招标,预示着这条串联南北的钢铁巨龙即将迎来全面开工建设的关键时刻。
01
枢纽贯通:南北大动脉的关键拼图
宜常铁路作为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中呼南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北起宜昌,经长阳、五峰等地,南接湖南常德,全长约117公里。此次发布的湖北段招标计划,犹如打通任督二脉的关键穴位,将彻底激活整条南北大动脉的通行能力。

从更大格局看,这条铁路向北衔接襄常高铁,向南连接常益长高铁,建成后将形成贯穿华北、中原、华中与华南的快速客运通道。届时,从内蒙古草原到粤港澳大湾区,将出现一条全新的钢铁通途,而宜常段正是这条通途上最后的关键拼图。
02
攻坚之路:十年筹备终迎突破
宜常铁路的推进历程堪称一部攻坚克难的建设史诗。项目自2016年启动前期工作以来,先后完成可研报告、初步设计等数十项专题研究。特别是湖北段穿越武陵山区的复杂地质条件,桥隧比高达82%,需要建设多座超5公里的特长隧道和跨江特大桥梁,技术难度在国内铁路建设中实属罕见。

此次发布的招标计划表明确了站前工程的招标内容,包括路基、桥梁、隧道等线下工程施工,这是铁路建设中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核心环节。按照铁路建设常规流程,站前工程招标后,站后工程(四电集成、站房建设等)将相继启动,预计全线将于2025年底进入实质施工阶段。
03
经济赋能:武陵山区的“金腰带”
宜常铁路的建设意义远不止于交通层面。这条铁路将直接惠及鄂西南、湘西北的武陵山区,让曾经交通闭塞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一跃迈入高铁时代。特别是对于五峰、长阳等曾经的国家级贫困县,高铁将彻底改变当地的发展格局。

据测算,项目建成后,宜昌至常德的通行时间将从现在的3小时缩短至1小时内,形成真正的“一小时经济圈”。这不仅极大便利民众出行,更将为沿线旅游资源和农产品的外销打开全新通道。清江画廊、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景区有望迎来客流倍增,而五峰绿茶、长阳椪柑等特色农产品也将沿着这条铁路走向全国市场。
04
路网织密:中部崛起的加速器
在国家战略层面,宜常铁路的建设将进一步织密中部地区高铁网络,强化长江中游城市群与成渝城市群、北部湾城市群的联系。特别是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这条南北通道将有效促进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的跨区域流动。

铁路专家指出,宜常铁路与已建成的汉宜铁路、在建的渝宜高铁共同构成“十字形”铁路枢纽,将显著提升宜昌在全国铁路网中的枢纽地位。而常德作为湘西北门户,也将因这条铁路而强化其区域性交通枢纽功能。
随着招标计划表的发布,宜常铁路湖北段建设已进入倒计时阶段。这条承载着南北通衢梦想的钢铁动脉,正蓄势待发,准备在神州大地上画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不久的将来,当列车呼啸着穿越武陵山区,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条交通新通道,更是一幅区域协调发展的生动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