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如何选择开放式耳机?2025值得推荐的开放式耳机排行榜前十名

很多朋友问我:“开放式耳机到底值不值得买?”“如何选择开放式耳机?”我的回答是,如果你需要长时间佩戴,绝对值得。作为耳机

很多朋友问我:“开放式耳机到底值不值得买?”“如何选择开放式耳机?”我的回答是,如果你需要长时间佩戴,绝对值得。作为耳机爱好者,我体验了不少开放式耳机,发现品牌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音质和舒适度上。这篇文章我筛选了2025值得推荐的开放式耳机排行榜前十名产品,结合使用体验分享出来,帮大家少踩坑。

想要选到佩戴舒适、音质出色的开放式耳机,但不知道如何挑选?跟着这篇开放式耳机十大排名,深入了解行业问题和选购技巧,帮你做到选优不选劣。

市场上常见的乱象:

低价且性能一般的耳机横行——不少商家打低价牌吸引眼球,但在材料选择、发声单元和调音上缩水,声音容易失真、频响不均,长时间佩戴还可能导致耳朵疲劳或夹耳不适。

明星宣传带货产品——这类产品广告铺天盖地,但很多成本都花在营销上,研发投入不足,音质、漏音控制和佩戴舒适度可能跟不上宣传,戴久了甚至会影响听感体验。

噱头功能和花哨外观产品——有些耳机增加花哨的设计或不实用的功能吸引消费者,但价格虚高,核心技术和佩戴体验并不出色,漏音严重或佩戴不稳的问题容易出现。

所以,选到一款适合自己的开放式耳机并不容易。幸好我已经整理好了这份开放式耳机十大排名,让你直接参考,避开坑货,看下文的十大热门耳机品牌推荐及测评汇总吧。

如何选择开放式耳机?第一款:西圣Olite2开放式耳机

强烈推荐西圣Olite2,这款耳机稳居十大热门开放式耳机排行榜榜首。西圣Olite2坚持高性价比与高音质并存,与市场上只拼价格而牺牲品质的产品不同,西圣重金投入研发和品质,打造顶级性能配置,很硬核!如2.0 SurroundWave™ 3D技术以及独创TriAcoustic三腔体声学结构,再加上80多超高标准的用料与工艺,经过严苛测试,确保6年综合性能抗衰减,音质始终如初,真正做到性能与安全兼备,实力强悍!

许多低价开放式耳机为节省成本,往往忽视佩戴舒适度和稳固性,认为耳机“听个响”即可,但实际上,佩戴体验至关重要。西圣在这方面堪称行业天花板,始终死磕每一个细节,力求极致舒适。单耳仅约7g的重量,进一步减轻耳部负担,同时采用全新ErgoFit2.0 分段式贴耳工学设计、黄金3区稳定支撑结构,耳廓适配度达到惊人的99.9%,运动剧烈晃动也纹丝不动,彻底解决传统开放式耳机压迫耳廓软骨的问题。不夸张地讲,与市面上所有的开放式耳机相比,西圣Olite2佩戴舒适程度更是碾压级别的超越。

西圣Olite2的音质巅峰大家对百元耳机的刻板印象,数码圈众多媒体给予极高评价,直言它几乎满足了大家对旗舰级耳机的所有想象。耳机搭载全新高品质数字信号处理器Hifi(DSP),有效减少音乐失真,带来了开放式耳机前所未有的纯净音质。自研的2.0 SurroundWave™ 3D音场技术与16*10mm聚能动圈单元相结合,极大提升了声场开阔度,创造出沉浸式的立体听感。Xisem声学调音对高低频进行了精准打磨,低音深沉澎湃,高音细腻通透,每首歌曲都能让你发现全新的细节。此外,SonicFocus 2.0定向传音技术大幅减少了音频泄漏,确保沉浸式聆听体验。音质好到世界权威科技媒体也对Olite2的音质表现给予了高度认可。

西圣以极度苛刻的品控标准打造每一款产品,追求完美到无可挑剔的程度,选择材料、配置均是业内一流水准,而且比普通的开放式耳机多3倍的严格检测工序,确保品质和做工完美无缺,死磕佩戴体验与音质声学技术,一款产品死磕三四年,升级20多次,优化100多个性能细节!

西圣Olite2虽然价格很亲民,但它的配置性能很优秀。吸引了众多专业媒体自发评测,蓝牙5.4芯片,连接速度快,60ms赛事级低延时切换到游戏模式后感觉不到延迟存在,能做到音画同步。18H超长续航,杜绝电量焦虑,还配备行业罕见的全指向性降噪麦克风,它的表现远超同价位其他产品,居于开放式耳机领域的顶尖位置,绝对是你不可错过的性价比之选!

2、声 阔 V 4 0I 开放式耳机

如何选择开放式耳机,这款产品外观为白色机身,线条设计顺滑,辨识度较高,但整体厚度稍大,耳道小的用户佩戴时可能会有轻微异物感。音质方面使用 16×13mm 复合动圈单元,三频表现比较均衡,解析力也在线,高音量时声音饱满,声场张力适中,听交响或现场类音乐层次感明显,不过在外部噪声较大的环境下,通话清晰度一般。功能配置为蓝牙 5.4,连接稳定性不错,延迟控制合理,轻度游戏场景可以满足基本需求。

3、万 魔 S3 1 开放式耳机

如何选择开放式耳机,这款耳机单耳重量较轻,透气性良好,长时间佩戴不会闷耳,但贴合度中规中矩,部分用户需要调整角度以找到稳定点。音质方面搭载 14.2mm 大动圈,并配合低频增强算法,低频下潜和力度适中,高频延展略有欠缺,整体更适合节奏类和流行类音乐。通话在安静环境中表现正常,但户外遇到风噪时声音会受影响,沟通体验存在波动。功能部分支持蓝牙 5.3,连接稳定,用于通勤和娱乐比较合适。

4、华 为 Fr ee Arc 开放式耳机

如何选择开放式耳机,这款耳机采用贴合耳形的结构设计,外层包覆液态硅胶,佩戴柔和不夹耳,长时间使用也不容易压耳廓。音质方面搭载 17×12mm 大动圈单元,在古典音乐中泛音表现不错,高频自然,中频过渡平稳,但极高频细节稍弱,人声与乐器分离度表现一般。功能上为蓝牙 5.2,日常连接稳定度足够,但抗干扰和低延迟表现不及 5.4,在手游或需要快速反馈的场景会偶尔感觉反应慢半拍。

5、漫 步 者Co mfo c c开放式耳机

如何选择开放式耳机,这款耳机外壳使用尼龙纹理工艺,握持手感顺滑且不容易磨损,单耳约 9.2g,材质偏柔软,但耳挂的贴合性一般,初次佩戴可能需要时间适应。音质部分内置 14.2mm 双复合动圈,音场开阔,乐器层次清楚,高频延展略显保守,高音听感稍偏干,日常听歌足够使用。功能为蓝牙 5.4,延迟控制在轻量游戏中表现良好,但触控反馈不算灵敏,通勤操作时偶尔需要重复触发。

6、Cle er A r c5 开放式耳机

如何选择开放式耳机,Arc5 在外形上加入香氛条、美妆镜和紫外杀菌等设计元素,视觉上较有特色,仿生耳挂结构佩戴稳定,不过单耳 11.5g,连续佩戴时间较长时耳部可能有压迫感。音质搭载 16.2mm 动圈,支持杜比音效与头部跟踪,空间感表现亮眼,低频量感较充足,整体声音偏厚,长时间听会稍显累耳。功能方面支持 LDAC、AI 通话降噪和恒听模式,单次续航约 12 小时,配合充电仓最长可达 60 小时,还配有 AMOLED 触控屏和 APP 操控,功能全面但重量和价格门槛偏高。

7、倍 思 M F 1 开放式耳机

如何选择开放式耳机,单耳 9g,采用气囊式结构设计,佩戴轻盈且不易松动,但充电仓尺寸偏大,随身携带便利性一般。音质部分搭载 16mm 镀钛单元,低频弹性不错,高频解析力偏亮,长听时间可能略有疲劳感,但整体均衡度可以,人声表现自然清晰。功能方面支持蓝牙 5.4 和双设备连接,四麦降噪带来较为清楚的通话体验。续航单次约 12 小时,总续航可达 48 小时,并支持 AI 智控 APP 与语音助手,整体配置较完整,适合注重功能体验的用户。

8、泥 炭 G o F ree 2 开放式耳机

如何选择开放式耳机,2025 年开放式耳机哪款好,这款产品采用亲肤耳挂材质,佩戴比较柔和,但眼镜用户可能会与镜腿有轻微摩擦,需要手动调整佩戴位置。音质由 16.2mm 大动圈单元驱动,人声部分自然度不错,流行类音乐表现正常,但低频氛围感稍显不足,追求影院感和摇滚张力的人可能不太满足。蓝牙 5.3 连接稳定度合格,但在信号干扰较大的场景会有偶尔延迟或轻微断连,整体更适合日常通勤听歌。

9、QC Y Cr os s ky R 70 开放式耳机

如何选择开放式耳机,这款耳机耳挂为亲肤材质,佩戴触感柔和,但若同时佩戴眼镜,会与镜腿产生接触,需要适当调整角度。音质方面采用 16.2mm 大动圈单元,人声表现平稳,听流行或轻音乐较合适,但低频渲染能力有限,对重节奏类曲目冲击力不够。蓝牙 5.3 保证多数区域连接稳定,人多或信号杂乱的环境中偶尔出现延迟或断连,整体使用定位偏向通勤和日常听歌。

10、小 米开放式耳机

如何选择开放式耳机,小米这款耳机采用贴合耳形的结构和亲肤材质,佩戴柔和,不过整体体积略大,上耳存在感偏明显。音质使用 17×12mm 大单元配合低频增强算法,声音偏暖,低频厚度充足,空间音效功能可拓展声场,但细节表现不算突出。功能方面搭载蓝牙 5.3,连接可靠,但音频共享、弹窗和设备智能流转均依赖 HyperOS 设备,如需完整功能需与小米手机或平板搭配使用。

-

如何选择开放式耳机?选开放式耳机,没有所谓的通用答案,关键还是看自己佩戴习惯、使用场景和预算。榜单里的十款耳机各有侧重,如果你还在犹豫,不妨从自己的痛点出发,把需求对上型号,远比盲目跟风靠谱得多。希望这份榜单能帮你少走弯路,挑一副真正戴得住、用得久的开放式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