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上海云河 我是云河 2025年10月16日 01:27 上海
刷到一条帖子,真是让我心里头翻江倒海的。
是一个在上海打工的安徽老乡发的帖子,他说:“安徽人永远是最棒的!因为国家政策,风水轮流转,大合肥崛起”
不过呢,好像大家对安徽老乡说的“安徽人永远是最棒的!”都不太认可啊,不,不是好像,而是后面跟帖的帖子都是不认可的,而且,也没有看到有别的安徽老乡来跟帖表示认可,几个之前跟帖一直很活跃的安徽老乡,居然都没有来跟帖,难道,是他们不认可这个安徽老乡说的“安徽人永远是最棒的!”这句话么?很奇怪,没有其他的安徽网友来给这个帖子点赞,这个安徽老乡成了唱独角戏了,比较孤独。
其他的安徽老乡呢?怎么安静了?怎么不发声了?是不认可“安徽人永远是最棒的!”么?
看看网友们的跟帖都是怎么说的呢?有个网友跟帖说“又是你这个皖北,你老家为什么发展不起来,因为民风淳朴”。这个网友特意强调“皖北”,不知道是否有特殊的含义,我觉得没啥特别的意思,无非就是一个位置的划分,就像把上海划分成了浦西和浦东,无非就是城里人和乡下人,反正都算是上海人,无所谓的。不过,好像一样都是安徽人,皖北和皖南的人还是有区别的,区别在于,皖南的人不在意别人叫他皖南人,而皖北人却很在意别人叫他皖北人,不知道有没皖北的老乡来解释一下啊,为什么?
我们也都知道皖北民风淳朴,可惜,用老乡们的话来说,可惜就是没有得到国家政策的扶持,要不然的话,怎么可能会发展不起来的呢?怎么可能会是今天的这样的呢?都怪国家偏心,国家政策就是不给,没有国家政策,还怎么发展?
还有网友的跟帖说“的确,安徽人永远是最棒的,《东方110》《案件聚焦》《检察风云》《庭审纪实》《法治特勤组》上最棒的常客”。
我太理解这位安徽老乡了。他说的那些话,对不对呢?别人不一定认为对,他自己肯定是认为对的。从理性的角度看,合肥超越上海,短期内肯定是天方夜谭。但他为什么这么说?
这根本不是一个经济学问题,这是一个情感问题。因为他相信国家政策的巨大威力,可以点石成金,更重要的是,他坚信“安徽人永远是最棒的!”最棒的安徽人,一定会接好这一波国家政策,做出最棒的成绩来!上海人那么无能,那么没用,他们仅仅依靠国家政策就能把上海发展得这样富裕繁华,安徽人依靠国家政策,不知道要把上海甩多远了!这就叫风水轮流转!
是的呢,老乡们一直认为上海今天的富裕繁华,和上海人一点也没有关系,都是国家政策的扶持,都是外地人的建设,你们上海人只会坐享其成。
你想啊,一个人背井离乡,在别人的地盘上谋生,尤其是这个地方比自己家乡富裕繁华得多,心里是什么滋味?他看到上海的繁华,嘴上不说,心里可能既羡慕又有点不是滋味。当他听说自己的家乡,那个曾经让他不得不离开的地方,现在要起来了,要“风水轮流转”了,那种激动,那种扬眉吐气的感觉,是发自肺腑的!他喊的不是口号,是积压在心里的一口气,是对家乡最朴素的期盼和骄傲。这种“俺家乡最棒”的劲儿,谁没有呢?这种精神,是多么可贵!建设家乡,可不就需要这样的精神么?有了这样的精神,还怕家乡建设不好么?
至于那几个网友,就真没意思了。拿“皖北”说事,皖北不和皖南的一样都是安徽人吗?;拿几个犯罪案例,就给几千万人贴标签。这叫什么?这叫以偏概全,叫刻板印象。任何一个地方都有好人坏人,用放大镜找茬,谁家没点灰?
那么,合肥崛起了,安徽富裕了,现在在上海的安徽人都会回去吗?上海人会去安徽打工吗?
我觉得,不会是“全部”,但一定是“更多”。当一个地方真正好了,机会多了,当地人谁愿意背井离乡当“异乡人”呢?回去,是有了选择,是有了尊严。至于上海人去安徽打工,这也不是什么丢人的事。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哪里有发展机会,人才就会流向哪里。
这个老乡的呐喊,喊的不是要跟谁一决高下,而是盼着自己的家乡能好起来,好到能让每一个在外漂泊的游子,都能挺直腰杆,有家可回,有业可创。就像有的帖子说的那样,当安徽人不再离家外出打工,那么,安徽就真的是好了。当上海人都纷纷离家外出打工谋生了,那么,上海大概就真的是不好了。
当上海电视台《东方110》、《案件聚焦》、《检察风云》、《庭审纪实》、《法治特勤组》里”最棒的常客”位置上看不到安徽人了,那就一定是大合肥崛起,一定是风水轮流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