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还我的孩子,黑心的学校,挣的黑心钱啊,你们还我的儿子,杨云啊,我的儿子!”
2005年,杨杰的父母来到他所念的职业学校门口大哭大喊着。
原因是杨杰在学校实习期间失踪了。
已经好几个月联系不上了,活不见人死不见尸,无奈之下,才来到学校讨要个说法。
而学校也因为这件事导致学生纷纷退学,校长也被迫离婚,净身出户,他的妻子杨菊珍卖掉了3间商铺,凑了30万赔给杨家。

然而,谁也没想到,16年后,大家都以为“死了”的杨杰,居然回家了,他们一家团圆了,但因为他当初的任性,杨菊珍一家却早已四分五裂。
1.宠溺的童年杨杰是四川巴州有一对农民夫妻的儿子,家里祖祖辈辈以种地为生。
虽然家庭条件一般,但是作为三代单传的独子,杨杰的父母对他宠爱无比。
特别是父亲杨明森,对他简直到了溺爱的程度。只要杨杰张口要个什么,杨明森都会不计代价的满足他。
在90年代,家庭并不富裕的情况下,他花了20多块钱给儿子买了一辆玩具汽车。这够买一家人小半个月的口粮了,只为哄儿子开心。
还有一次,杨杰的一个玩伴抱着一个玩具娃娃来找他:“杨杰,我娃娃衣服破了怎么办啊?”
为了哄玩伴开心,他二话没说就把母亲廖华新买的衣服给剪了,给娃娃用。

廖华回来看到剪的乱七八糟的衣服,气的举起手就要打他,却被杨明森一把拦下:“小孩子调皮不是正常吗?”
随后还对杨杰竖起大拇指:“儿子真聪明。”
廖华还能说什么?
正是从小成长在这种溺爱环境中,杨明不仅娇生惯养,花起钱来更是大手大脚,毫无节制,学习成绩常年在班里垫底。
一晃眼,初中三年就过去了。

成绩单上那几个扎眼的分数,让母亲廖华愁得直叹气。一旁的丈夫杨青森倒想得开,拍了拍她的肩说:
“别愁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读书又不是唯一的出路。等孩子学门手艺出去,照样能闯出名堂来!”
2.在学校的生活最后杨明森在当地找到了一所私立电子学校,把杨杰送过去学技术。

报名那天,看着个头都快赶上自己的儿子,杨明森感到非常骄傲,他拍了拍杨杰的肩膀,反复叮嘱:“到了学校可得认真学,学好技术,将来不愁找份好工作!”
杨杰点了点头,样子倒是挺诚恳。
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刚进技校的头两个月,杨杰确实劲头十足,但没过多久,他又恢复了原样。上课走神、打瞌睡,满脑子想的就是去哪儿玩。
学校是半封闭式管理,他就翻墙去网吧,有一次刚好被老师逮了个正着,不仅给了他处分,还把杨明森和廖华都请到了学校。

说实话,杨明森心里还是感到非常失望的,以前毕竟杨杰还小,由着他胡闹也就算了,本以为他长大会改变,可是他忘了,树苗应该从小就要培育,孩子也是一样。
他痛心疾首的扇了杨杰一耳光,嘴里训道:“我看你就是欠收拾!这回给你长长记性!”
这是他第一次对儿子动手,打完又后悔了,看着儿子脸上还没消的红印,杨明森又心疼起来,一个劲儿问:“打疼了没有?”
杨杰倔强的别过脸,他心一软,从口袋里掏出来几张人民币:“这些给你买点好吃的,你好好学习,爸爸发工资了再给你。”
杨杰表面上答应了,可是父母一离开,他依旧我行我素。
毕业前一年,按学校的“惯例”,学生会被安排实习,成绩好的,送去南方知名大企业实习;成绩一般的,就安排去小厂小公司。

杨杰的成绩显然是后者。
3.实习期间失踪能够自己赚钱,杨杰兴奋不已,他对钱没有概念,对赚钱更是一无所知,以为有了工作就可以挣大钱,到时候想干嘛就干嘛了。
当他来到工厂门口,心却凉了半截,所谓的“大厂”虽然名义上属于深圳,可偏僻得连他老家县城都不如,四周荒凉得让人心发慌。
算了吧,既来之,则安之。他在心里这样安慰自己,赚钱才是第一。
他以为自己是学校出来的,安排的肯定是技术方面的活,可事实呢?他每天做的不是保养机器,就是埋头打螺丝,纯粹一个流水线操作工。

厂子规模不大,规矩却不少,工资还要压一个月。辛辛苦苦熬到第三个月,他才终于拿到第一笔工资。
可一数那薄薄的钞票,杨明心里那点希望,彻底凉透了。
就在发完工资的第三天,学校突然接到工厂急电,杨明失踪了!
学校立刻出面,把工厂附近的网吧、游戏厅翻了个底朝天,也没见人影。他就好像人间蒸发了一样,没有任何蛛丝马迹可寻。

有人说:“他会不会嫌上班辛苦,偷偷跑回家了吧?”
学校又联系了杨杰父母,试探着问孩子是不是想家跑回去了。
可电话那头的父母完全懵了:“我儿子不是在深圳大厂实习吗?没回来啊!”杨父再打儿子电话,只听得到冰冷的“您拨打的电话已关机”。
夫妻俩急得连夜买机票飞到了深圳。
一番搜寻无果后,他们只好报警求助。
4.两个家庭的破碎那个年代,网络,监控都不发达,想要找一个人无异于大海捞针。

杨杰父母像疯了一样找学校要人:“人是你们送出去的,现在不见了,学校必须负责!”
校长邱文茂被逼得没办法,最后松口:学校先补偿三万,并配合警方继续寻找。之前一直见不到负责人,如今有了说法,杨杰父母虽不甘心,还是收下了钱。
谁知这一等,就是整整两年。
杨杰依旧下落不明。周围人都摇头:“怕是找不回来了……”杨家人从焦虑到绝望,渐渐也接受了这残酷的现实。
杨明森思前想后,决定再找学校讨个说法。可这次,他们连校门都进不去。一气之下,他拉起横幅在校门口静坐,不解决问题绝不离开。
不是学校不想管,而是它早已自身难保。

自从杨杰失踪,学校的名声一落千丈。学生纷纷退学,第二年根本招不到新生。校长邱文茂也因这事和妻子杨菊珍天天争吵,最终离婚净身出户,烂摊子全丢给了杨菊珍。
学校持续亏损,她哪还有钱赔给杨家?
见校方始终躲着,杨家人一纸诉状把学校告上法庭。法院判决:法人杨菊珍赔偿30万元。
可杨菊珍根本拿不出这么多钱。被逼无奈,她只能低价卖掉自己名下的三家商铺,东拼西凑才凑齐30万。
送钱那天,她满脸愧疚,好话说尽。可杨家人始终冷着脸,没给她一点好脸色。
杨明森望着那叠沉甸甸的钞票,心里像压了块石头。
钱是拿到了,可儿子,却再也回不来了。
5.真相大白失去杨杰的这十几年,杨家的天再没亮过。母亲廖华的眼泪早就流干了,父亲杨明森整天对着儿子留下的照片发呆,最后忍痛去派出所销了户口。
之后,杨明森直接病倒了,廖华不得不掏出当年杨菊珍赔偿的30万,花了一大半才把丈夫从鬼门关拉回来。

这一折腾,老两口都憔悴不行,满头白发。本以为就这样度过余生。
谁知2016年秋天,意外来了。
那天傍晚,老两口正一个做饭一个看电视,突然响起急促的敲门声。杨明森慢吞吞去开门,门一开,整个人僵在原地:“廖华!你快来!快来啊!”
廖华来到门口,不相信的揉揉眼睛,瞬间抱住来人嘴嚎啕大哭:“这么多年你到底去哪了啊!”
没错,门口站着他们“死了”十几年的儿子!
原来当年杨杰嫌工厂工资低,溜去网吧散心,结果被传销组织盯上。手机身份证全被没收,洗脑半年后组织解散,他觉得自己没脸回家,索性在外漂泊打工。
这些年他攒了些钱,对父母的思念最终战胜了羞愧,这才鼓起勇气回家。
杨家团圆了,可另一个家却被他们拖垮了。

当年受牵连的杨菊珍,不仅离婚赔款,学校也倒了。她只能进厂当普工,心里压了十几年的石头。一听说杨杰活着回来,她立刻上门讨要当初的33万赔偿。
可钱早被杨明森治病用了。杨杰这才发现,自己当年任性,竟让两个家庭陷入如此漫长的悲剧。
最后,杨杰掏出全部积蓄十几万,承诺会还清余款。 杨菊珍长叹一声,接受了道歉和解决方案。
小结:这场持续十一年的风波终于落幕,但两个被改写的家庭,那些无法挽回的岁月,又该由谁来买单?
可见,一个孩子的好与坏,只要有正确引导,不能溺爱、娇纵。就不会出现问题,就是有问题,会少些!
也希望年轻人在做出人生中的选择时,能够多考虑考虑自己身边的人,多考虑考虑爸妈,不要任性妄为,造成悲剧。
有些错,真的要用一辈子来偿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