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创新推动国防教育常态化、大众化的重要举措,让军地之间情感联结更紧密,让爱国主义更有落脚点。汕尾军分区通过形式多样的“国防”实践依托地域文化、贴近生活、注重体验,形成丰富多元的传播矩阵,使“国防”从课本走向生活、从说教变为体验,革新教育形式,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国防教育的熏陶和浸润,唤醒与凝聚全民国防意识,让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强大国防的理念深入人心,有效拓宽国防教育的覆盖面和感染力,为强国强军奠定基础。
一、精心开好“行走的国防课”。汕尾军分区为筑牢国防教育主阵地,利用营区临近汕尾职业技术学院的空置围墙,精心打造一条近200米的国防教育长廊。“我们的军队是人民军队,我们的国防是全民国防”20个鲜红大字矗立在前,图文并茂、生动精彩的政策解读、国防知识、国防安全等板块极具科普性、故事性和感染力,吸引众多学子驻足学习,成为广大师生课余时间接受国防教育,学习党史军史的“打卡热地”。长廊的每一个板块,都化作成国防意识的“播种机”,将“国无防不立,民无防不安”的理念悄悄种进每一个走过的人心里。她不是冰冷的展示墙,而是连接过去与当下、个人与国家的温暖纽带,让我们记起热血筑长城的坚毅,更让我们懂得安宁需用心守护的责任。
二、专心办好“全民的公开课”。汕尾军地联合举办“红土地·长城魂”国防教育文艺晚会,为全市观众铺开一幅从历史深处走向时代辉煌的沉浸式画卷。晚会节目编排张弛有度,既有阳刚之气,亦不乏柔情之美。舞蹈《女子粉枪队》以刚柔并济的舞姿、再现革命战争年代海陆丰妇女拿起武器、保卫苏维埃政权的英勇事迹;情景舞蹈《军嫂》细腻刻画军人配偶默默支撑家庭、无私奉献的感人形象,铁血背后的柔情令人动容;男子群舞《使命》则以排山倒海之势,展现当代军人听党指挥、能打胜仗的威武雄风;歌曲《祖国不会忘记》《我爱你中国》以动人的旋律,唱响军民团结、众志成城的时代强音。晚会将红色文化、非遗特色与国防教育主题有机融合,让观众在感受本土文化魅力与革命精神传承的同时,深刻感悟到和平的来之不易,为全市国防教育注入活力。
三、贴心上好“新生的第一课”。汕尾军分区会同教育局、学校和驻军多次召开专题对接协调会,精准掌握新生和教官需求底数;牵头组织900余名军训民兵教官培训和资格审核认证,严格审查、精准把关教官资质的合规性、专业性和适配性,提前储备优秀教官队伍;建立承训档案,为顺利通过军事格斗、生化防护等十余个课目考核的民兵教练员颁发资质证书,并纳入全市军训骨干人才库。期间,军地联合工作组组织专项督导学生军训,重点围绕组织领导、教官队伍、训练实施及管理保障四大核心环节,采取现地查看、调阅资料、电话问询和座谈交流方式,确保军训工作规范安全、提质增效,为全市2所高校、45所高中阶段共4.2万余名新生上好“第一课”。(罗亮、缪天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