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你只知道以色列的摩萨德,你知不知道日本间谍的厉害?

你只知道以色列的摩萨德,你知不知道日本间谍的厉害?当日本《读卖新闻》10月24日披露政府正在筹建设立 “国家情报局” 的

你只知道以色列的摩萨德,你知不知道日本间谍的厉害?当日本《读卖新闻》10月24日披露政府正在筹建设立 “国家情报局” 的消息时,大多数人只把它当作普通的行政改革。但若你了解东京地价最贵的千代田区霞关大厦里正在发生什么,就会明白这个机构的真正分量 —— 这里即将成为亚洲最大情报网络的指挥中枢,而其首任掌门人高市早苗,是个公开参拜靖国神社的极右翼政客。

日本间谍的可怕之处从不需要摆在明面上。三菱重工、丰田汽车、东芝等财阀的海外分公司,早已构建起比军方更高效的经济情报网络。2019 年韩国三星电子突然发现,其最新半导体蚀刻技术细节竟出现在日本经济产业省的内部报告中,调查后发现竟是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以 “技术交流” 名义获取的。而这种商业间谍行为,只是日本情报体系的冰山一角。

真正令人脊背发凉的是学术渗透。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每年资助数千名各国学者赴日研究,其中就包括多名中国重点实验室的核心人员。2022 年,某 985 高校航天材料专家被国安部门调查,正是因其在 JSPS 资助项目中将耐高温涂层数据泄露给日方。这种 “学术间谍” 模式隐蔽到连受害者都浑然不觉 —— 他们以为自己只是在做国际合作研究。

军事情报收集更是日本的传统强项。还记得 2018 年大连港突然出现的 “神秘游客” 吗?这些带着高端摄影设备的 “观光客”,最终被证实是日本内阁情报调查室(CIRO)的雇员,他们借助超长焦镜头拍摄到了正在舾装的国产航母关键部位结构。而日本驻华机构遍布各地的领事馆,其情报人员数量常年保持外交官数量的三倍以上。

新设立的 “国家情报局” 最危险之处在于整合能力。过去分散在外务省、防卫省、警察厅的 6 大情报机构将被统一管辖,这意味着民间商社、学术机构、黑帮组织甚至 AV 株式会社收集的情报,都将汇入同一个数据池进行 AI 分析。日本 NEC 公司开发的人工智能情报处理系统 “深瞳”,已能对千万级开源信息进行实时关联分析。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二战期间日本 “满洲铁道调查部” 就以经济研究为幌子,绘制出比日军参谋本部更精确的中国地图。如今 JR 东海铁路公司开展的 “高铁沿线地质调查”,其数据精度竟达到军用级别。而丰田汽车在东南亚的 4S 店网络,随时可以转型为情报收集站点 —— 这本就是他们八十年前做过的事情。

最值得警惕的是情报目标的转变。从近年破获的案件来看,日本情报机构对中国的关注重点已从传统军事转向高科技领域:量子计算、高超音速武器、人工智能算法成为首要目标。2023 年江苏某科研院所发生的涉密人员叛逃事件,最终线索就指向日本某智库提供的 “学术资助”。

面对这种全方位的情报威胁,中国的反制体系正在升级。国家安全机关近年推出的 “12339 举报热线” 已有显著成效,2023 年全年破获的间谍案件中,有 37% 涉及日本情报机构。更关键的是《反间谍法》的修订实施,首次将 “其他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的数据” 纳入保护范围,直接针对日本擅长的商业和技术间谍行为。

日本永远记得情报的价值 ——1941 年偷袭珍珠港成功,正得益于驻夏威夷领事馆历时多年收集的港口水文资料。现在他们打算重演历史,只不过战场换成了高科技实验室和金融数据中心。当高市早苗在国会答辩中强调新机构将 “整合民间情报力量” 时,她没说的是日本各大商社早已收到配合收集指令。

最新迹象显示,日本甚至开始利用福岛核污水处理等环保议题开展情报活动。其环境省资助的 “海洋监测团队” 中,多次发现配备深海采样设备的情报人员。这些能采集海底沉积物的设备,同样可以用于窃听海底光缆 —— 这正是北约国家常用的情报手段。

或许有一天人们会突然发现,某个看似普通的日子,东京霞关大厦里的某个分析师,只是轻轻点击鼠标,就让某个国家的金融系统产生剧烈波动。这就是现代情报战争的残酷之处:没有硝烟,但破坏力胜过千军万马。而日本正在打造的,正是这样一把看不见的武士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