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开玩笑。袭人是对宝玉很好,尽心尽力地照顾他,替他谋划。可是说到“情根深种”,说到感情?唉,穷人不配谈爱情!

从袭人一出场,作品就介绍这个人:“服侍贾母时,心中眼中只有一个贾母;今与了宝玉,心中眼中又只有一个宝玉。”可想而知,将来有了别人,她又会“心中眼中只有一个”别人了。

何以见得?我们看这处细节:王夫人暗中擢升袭人月钱,给她姨太太的待遇,宝玉知道后欣喜异常:“从今以后,我可看谁来敢叫你去!”自以为天长地久地稳固。
可是袭人怎么回答:“有什么没意思,难道作了强盗贼,我也跟着罢。”她跟着宝玉,是有条件的,就是宝玉不能去做“强盗贼”。

当然,袭人说这话的时候一定认为,宝玉是不可能去做“强盗贼”的。在我们看来也是如此。可是贾政打宝玉时又说过:“素日皆是你们这些人把他酿坏了,到这步田地还来解劝,明日酿到他弑君杀父,你们才不劝不成!”

天地良心,宝玉娇惯多病,手无缚鸡之力,连打人都不会,哪里能“弑君杀父”了?以贾政与他父子之亲,难道就不知道吗?难道贾政是气极了,满嘴胡言?

没那么简单。在八十回中,宝玉一直没有成年,不仅年纪幼小,心智更不成熟,能力也非常有限:“一点儿做不得主,行动就有人知道,不是这个拦,就是那个劝的,能说不能行。虽然有钱,又不由我使。”“纵然他没趣,不过出了二门,背地里拿着他两个小幺儿出气,咕唧一会子就完了。”可是到八十回后,当他成婚、成年之时,社会和周围的人们都默认,他应该担负起养家糊口、孝老抚妻、复兴家族的责任。这观点,即使到了现代,到了今天,也并不过时。

可是宝玉偏偏就不肯。“我能够和姊妹们过一日是一日,死了就完了。什么后事不后事。”一说到将来,他就用“死了”来搪塞;即使活着,也绝不肯“仕途经济”。这就等于是做“强盗贼”或“弑君杀父”了。

前面说了,袭人跟着宝玉,是有条件的。到她的条件不能得到满足的时候,她会坚决地离开宝玉,才不什么感情不感情呢。
你,还能说袭人爱着宝玉、对宝玉“情根深种”吗?

当然不。她只是把他当成实现人生价值、完成“争荣夸耀”理想的平台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