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格林童话》大家首先想起的大概率就是《白雪公主》,特别是今年迪士尼今年的新版本备受争议。
放个黑皇后的剧照吧,白雪公主的就不放了,迪士尼的另外两个大热门《灰姑娘》《睡公主》也都是《格林童话》里面的,更广为流传的还有《小红帽》。
好莱坞还曾经拍了部作者格林兄弟的电影,两个骗子遇上了姑娘、小红帽这些原本童话里面的人物,最后,他们还要和女魔头镜子皇后展开大战。《格林兄弟》电影在不少观众看来怎么改动那么大,和日常读的《格林童话》以及迪士尼系列差异太大了,对魔改表示不认可。事实是很多人根本不知道现行的《格林童话》已经是第七个版本,内容经过多次的增补修改。
1812年格林童话第一集出版,包含了86篇童话故事,第二集增加了70个故事,内容不断扩充,格林兄弟生前出版(第七版)的故事集有200则,加上圣徒传说多达210则,再加上补遗就有215则。
随着阅读追求的变化,不少人开始对最初的版本感兴趣,所以就有了这本《格林童话初版全集》。
《格林童话》初版为两卷本,分别于1812年、1817年出版第一版,历经多次删改,增补说教故事,于1857年格林兄弟生前出了最终的第七版,质朴的多元化民间实录最终被基督教文化改造为中产家庭读物,许多原始的民间故事被删除或被替换。
本书以1812与1817的初版全集为底本,恢复了格林童话初版全集的原貌,并由格林童话的资深研究者为每个故事的原注作注解,全面还原其质朴的民间风貌,被称赞为“了不起的版本”。
按照书中的说法,在还叫《德国儿童与家庭童话集》的时候,到了1819年的第二版出版,编辑标准出现明显的变化,开始改良故事,尤其是自1816年威廉・格林成为主要编辑者之后。打破原有的编辑标准并非突发奇想,而是逐渐形成的。雅各布始终持有一个观点,那就是故事不应该被太多地改编,他坚决抵制修饰润色。
但后来他被很多其他项目缠身,因而对威廉的改编并没有竭力反对一一只要威廉保留他认可的故事核心。然而,威廉无法控制自己将这些故事更加艺术化的欲望,以图吸引中产阶层的读者。
两卷初版故事的核心则更为清晰、生动,因为当时的格林兄弟竭尽全力地尊重和保留了原始故事讲述者或收集者的声音。里面就提到《白雪公主》的原版里邪恶的继母是亲生母亲,这样也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白雪公主和黑皇后都是大美人,而且对亲生女儿的妒忌也属于西方神话里的永恒主题之一。只是随着社会的变化,对母亲的神圣化,让妒忌这个黑锅过渡给继母了,其实邪恶继母这个话题在中国古典文学中也非常常见。
其实不只是在中文世界里缺乏对出版《格林童话》的了解,在英文世界也是一样的,直到2014年才出版了第一个初版的英文版,而目前人民文学出版社的这个版本就是根据英文版翻译的,这个版本的特别之处是保留了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这个英文版的大量注解,方便读者理解。
有兴趣的也可以研究一下英文原版。
可以看到中文版还是保留了英文版的封面设计。
同时商务出版社也提供了德文翻译的版本。
如果从原著理解上来说,德语原版翻译多少比英译版本要更好,后面有机会大象再来对比一下这两个版本的差异。
其实初版的《格林童话》到底是不是适合儿童看,这个问题就只能留待大家自行判断了。
最后还是那句话,跟大象一起读好书,好读书,读书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