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从织席贩履到三分天下 为何刘备那么幸运 让关张两个万人敌誓死不离

关羽、张飞结识刘备的时候,还不是万人敌,他俩被称为万人敌,那是跟随刘备东征西战许多年之后,打出了名气,才被称为万人敌。这

关羽、张飞结识刘备的时候,还不是万人敌,他俩被称为万人敌,那是跟随刘备东征西战许多年之后,打出了名气,才被称为万人敌。

这不仅仅是刘备的幸运,更是一个双向选择的故事。

刘备唯一幸运的是:他结识关羽和张飞两人。除此之外,全是能力。

茫茫人海,结识的人多了去了,但能像伯乐一样慧眼识英才的人没有几个,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刘备显然就是那个不常有的伯乐。

如果不是黄巾起义爆发,刘备这辈子可能都没有发迹的机会,他虽然出身皇族,他的父祖都当过官吏,但到了刘备这一代时,只能靠编草席和卖草鞋为生。

东汉朝廷允许豪强地方自筹组织对抗黄巾起义,是刘备切入仁途的唯一原因,刘备没有曹操那一呼百应的出身,也没有孙权那样有父兄的基业可以继承,刘备只能靠商人提供的资助来创业。

刘备

三国三大政权中,只有刘备是真正的白手起家,启动资金来自地位低贱的商人,所以他格外珍惜这种机会,刘备没有退路,只有拼命向前,但凡错一步或者失败了,他都没有继续创业的资本。

刘备就是靠商人的资助招兵买马,也就是这个时候招募到了关羽和张飞,正因为刘备创业的过程很难,所以他特别珍惜机会,反映到现实中,就会特别重视招募的每一个人。

有意思的是,早年跟随刘备从涿郡起家的,只要活着的,都一直跟随刘备,没有背弃。

刘备无疑有识人之明,他对招募每个人都会重视,当他发现关羽和张飞有些能力的时候,就更加重视,重视到什么地步呢?

《三国志 关羽传》: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

刘备和关羽、张飞两人连睡觉都同一张床,三人像亲兄弟一样。关张两人在大庭广众之下,也终日侍立在刘备左右,跟随刘备四处奔波,不畏艰险。

三国演义说三人是结拜兄弟,史书没有明确说,但从关羽的话来说,三人情同手足,并且发誓要同生共死,这其实就是某种意义上的结拜。

刘关张情同手足

曹操委托张辽问关羽的去向时,关羽说道:

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

我知道曹公对我非常好,但我深受刘将军的深厚恩德,已经发誓同生共死,不能背叛他。我终究不会留下来,但我会效力回报曹公之后再离开。

刘备为了留住关张二人,已经与二人发过誓言,要同生共死,这是刘备留住二人的方法。

刘备不是靠单纯地发誓来留人的,而是发自内心的尊重与重视。

很多人理解不了刘备跟关羽、张飞同一张床睡觉有什么了不起的,因为他不明白古代的身份等级制度,古代不同阶层的人交往有着严格的礼仪制度,什么样的身份,就有什么样的待遇。

以车驾为例子,不同阶级的人享受的车驾礼仪制度是完全不同的。

逸礼《王度记》:天子驾六,诸侯驾五,卿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

天子的车驾是六匹马拉,诸侯的车驾是五匹马拉,卿的车驾是四匹马拉,大夫是三匹马拉,士是二匹马拉,普通百姓只能一匹马拉车。

如果普通百姓用三匹马拉车,那就是僭越,是犯法的事,被人告发了是要坐牢或者罚款的。

刘备屈尊厚待关张

刘备是皇族后裔,是一方势力之首,在黄巾起义中凭借战功当过安喜县尉、下密县丞、高唐县尉、高唐县令等官职,妥妥地士阶层。

关羽和张飞呢?

关羽是从山西逃到涿郡的,可能是犯了事,或者是逃离战乱和饥荒,他的出身不详,但地位肯定不高,只能算平民阶层,也就是庶人。

张飞是涿郡本地人,出身也不详,同样地位也不会高,跟关羽一样属于庶人。

刘备这个士宁愿放低自己的身份,跟两个庶人睡在同一床上,这是屈尊纡贵。意思是:地位尊贵者主动降低身份,与地位较低者交往或共事。

如果你还不能理解,你就想象一下,某个县委书记跟你这个普通百姓称兄道弟,并且睡在一张床上以示关系亲密,还一起发誓要同生共死,你是什么感觉?

是不是感动得热泪盈眶,觉得自己跟对人了?对,当时关羽、张飞就是这个感觉。

可能有人会说,刘备不是士阶层,只是个织席贩履的普通人,没有尊贵的身份的,那就看看曹操、袁绍、刘表是如何对待刘备的吧。

刘备投靠曹操之后,曹操给他的待遇是:

表先主为左将军,礼之愈重,出则同舆,坐则同席。

曹操一面给刘备加官晋爵,上表朝廷封刘备为左将军,一面对他更加礼遇,出则同车,坐则同席。

曹操这是把刘备当成跟自己同等阶层的待遇,这还不够牛吗?

曹操认为刘备是英雄

你要知道当时的曹操可是东汉朝廷的司空兼车骑将军,总揽朝政,这样的身份地位够不够尊贵?

关键是曹操还说“天下英雄只有曹操和刘备”,够不够尊重刘备?曹操都把刘备当成座上宾,同时代的人如此看待刘备,你还觉得刘备只是织席贩履吗?

如果曹操不够分量,再看袁绍:

绍遣将道路奉迎,身去邺二百里,与先主相见。

刘备反叛曹操投靠袁绍后,袁绍派将领在路上迎接,并亲自到距离邺城二百里的地方跟刘备相见。

当年齐桓公接见管仲时,就是亲自出城迎接,这是郊迎的礼仪,出城迎接的距离越远,表示越重视。

战国时期的苏秦佩戴六国相印,有次路过洛阳,他的父母出城三十里迎接苏秦,并且打扫房屋和道路,摆酒席鼓吹来迎接。

袁绍出城二百里迎接刘备,已经是把刘备当成贵客中的贵客了,你要知道袁绍这个人,出身四世三公,一般人根本看不上。

袁绍厚待刘备

除了袁绍之外,刘表也是把刘备当成贵宾对待的:

先主遣麋竺、孙乾与刘表相闻,表自郊迎,以上宾礼待之。

刘备派遣麋竺、孙乾等人跟刘表联络,刘表亲自到郊外迎接刘备,用上宾的礼节对待刘备。

换句话说,曹操、袁绍、刘表这些当世诸侯把刘备当成跟自己身份一样的贵客,刘备的身份会低吗?

关羽、张飞天天跟在刘备身边的人,能不知道这些诸侯是如何对待刘备的吗?他们当然知道,但是刘备就愿意跟关张同睡一张床,发誓同生共死,这对关羽、张飞来说,就是最尊重的表现。

人心都是肉长的,世界不是只有尔虞我诈,也有感情,关张两人对刘备这种自降身份结交的态度非常感动,不仅仅跟刘备一起发誓,他们是真的愿意这样做,这是发自内心的感情。

关羽、张飞起初跟着刘备的时候,他们也不是万人敌,在跟随刘备一起打天下的过程中,他们共同经历了无数的磨难与挫折,刘备打出了天下英雄的名声,关张打出了万人敌的名号,这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三人仍然是不离不弃。

关羽和张飞的性格跟一般人是有区别,他们在乎的不是高官厚䘵,而是受尊重、重重视的感觉。

关张是重感情的人

刘备作为一方之主,能跟关张同睡一张床,请问曹操和孙权能做到吗?显然不能。

曹操能给关羽高官厚䘵,但给不了关羽那种受到重视的感觉,这个感觉才是关羽一生追求的东西,关羽离开曹操的时候,把封赏全部封存还给曹操,他不在乎钱,即使他也没有。

人与人是不同的,在乎高官厚䘵是人之常情,但并不代表所有人都在乎,这个世界依然有人不在乎高官厚䘵,关羽、张飞就是这样的人。

刘备唯一幸运的就是结识了关羽、张飞二人,他能留住关张两个万人敌为他效力,靠的是真挚的感情,靠的放下身份的重视。

刘备除了跟关张同睡过一张床,还有跟赵云同睡过一张床,除此之外,再无第四人,就连如鱼得水的诸葛亮也没有这个待遇,也难怪关张会对刘备亲近诸葛亮表示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