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选调考试低分风波:乡村教育之困引起的思考
近日,江西省永新县教师选调录取名单公布,多名10分以下考生赫然在列,这一消息在网络上引发了轩然大波。网友们纷纷惊诧,身为
近日,江西省永新县教师选调录取名单公布,多名10分以下考生赫然在列,这一消息在网络上引发了轩然大波。网友们纷纷惊诧,身为教师,笔试得分竟如此之低,还能被教育部门拟录取?实在令人匪夷所思,而同期公布的农村小学选调县城初中拟录取名单中,高分与低分的鲜明对比,更是让这场低分风波持续发酵。
从表面上看,这是一场因教师消极应试导致的异常考试。永新县联合调查组的说明也证实了这一点,部分参加农村初中教师遴选考试的人员,因不愿到农村初中任教,在考试中消极应对,故意放弃答题,才出现了30分以下甚至10分以下的异常分数,然而,这背后折射出的,却是当下部分地区城乡教育二元分化的严峻现状。
在教学任务重、发展空间有限、生活条件艰苦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乡村教师的职业吸引力严重不足。对于许多教师来说,县城学校意味着更好的教学环境、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更舒适的生活条件,相比之下,农村初中教师岗位就像一块烫手山芋,让人望而却步,此次考试中教师的消极应对,虽然有损师表形象,但也从侧面反映出乡村教师职业的窘境,他们不是不愿意奉献,而是在现实的压力下,不得不为自己的未来考虑。
再把目光聚焦到这次考试本身,组织方的失误也显而易见。在制定遴选方案时,主管部门硬性要求部分教师同步参加农村初中教师遴选考试,这种一刀切的做法,完全忽视了教师的个人意愿,教师也有自己的职业规划和人生追求。如果强行将他们安排到不愿意去的岗位,又怎能期望他们全身心地投入教育教学工作呢?这就好比把一个人硬塞进一个不适合他的盒子里,结果只能是双方都不舒服。
同时,在考试中也未设置最低合格线,对消极应试行为也没有任何预案,这种粗放式的选拔方式,根本无法真实反映教师的专业水平,更难以实现人岗匹配,选出来的教师可能并不适合农村初中的教学岗位,这不仅影响了农村教育的质量,也浪费了教育资源。
这场低分风波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思考,优化农村教育生态、针对城乡教师岗位建立差异化激励体系已经是当务之急。既要加大投入,改善农村学校的教学条件和生活环境,提高乡村教师的待遇,让他们能够安心从教,又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选拔和流动机制,尊重教师的个人意愿,根据教师的专业特长和职业规划,合理安排岗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农村学校营造出良好的工作氛围,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