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顺风车的世界里,本应是车主与乘客顺路同行、互利共赢的局面。但如今,不少真正的顺风车车主却满心无奈,因为他们发现,自己越来越难抢到单了,而职业顺风车车主却在市场上泛滥成灾。
有位普通上班族小李,每天上下班都要经过一条人流量较大的路线,为了分摊点油费,他在顺风车平台上注册成为了车主。起初,偶尔能接到几单,虽说赚不了多少钱,但也能让自己的出行成本降低一些。可渐渐地,他发现情况不对劲了。
每次打开平台,刷新订单,还没等他反应过来,那些看起来顺路的订单就已经被人抢走了。小李一开始以为是自己手速不够快,可后来他发现,就算自己全神贯注地盯着手机,在订单刚出来的瞬间就点击接单,还是会显示 “订单已被接走”。他不禁纳闷,怎么会有这么多人顺路甚至比他还快呢?
后来小李才了解到,原来现在有很多职业顺风车车主,他们以此为生,全天都在盯着平台抢单。这些职业车主有的甚至使用了一些外挂软件,能够在订单发布的第一时间自动抢单。
这对于像小李这样的真顺风车车主来说,简直是不公平竞争。小李说:“我就想在上下班顺路的时候带带乘客,挣点油钱,可现在根本抢不过那些职业的,感觉这个平台都不怎么照顾我们这些真正有需求的车主了。”
其实,职业顺风车车主泛滥的现象并非个例。在各大城市,尤其是一线城市,这种情况愈发严重。据相关数据统计,在一些热门路线上,职业顺风车车主的接单比例已经超过了 70%。这意味着,每 10 单顺风车订单中,可能只有 3 单会被真正的顺路车主抢到。
那么,为什么职业顺风车车主会如此泛滥呢?
一方面,网约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许多网约车司机的收入受到影响。而顺风车相对来说,门槛较低,不需要像网约车那样办理各种复杂的证件,一些司机便转行跑起了顺风车。
另一方面,平台的一些规则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这种现象。例如,平台为了提高订单的匹配效率和乘客满意度留存率,对于车主的接单频率、服务质量都有考核,而真顺路车主的平台数据必然做不到职业司机那般漂亮,这就给了职业车主可乘之机。他们可以通过多平台接单、频繁更换路线等方式,尽可能地多接订单,赚取更多利润,也给平台带来更多收益。
而平台的活动奖励机制似乎都在鼓励司机多接单,不少车主直言真顺路车主一天接单量顶多一两单,而这种奖励似乎专门是为职业司机准备的。
这样看来,似乎平台在一定程度上更偏爱职业顺风车车主。因为职业车主能够提供更稳定的运力,保证平台的订单量,带来更直观的实际收益。
顺风车的初衷,是为了实现资源的共享,让顺路的车主和乘客能够互利互惠,而不是成为一种变相的网约车营运方式。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