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黑芝麻押注具身智能丨不止卖芯片,要当超级链接者

具身智能的战场,早过了看机器人跳舞的热闹阶段,现在拼的是把技术扎进真实场景的硬实力。这背后不只是短期收益,更是未来产业链

具身智能的战场,早过了看机器人跳舞的热闹阶段,现在拼的是把技术扎进真实场景的硬实力。

这背后不只是短期收益,更是未来产业链的话语权争夺。黑芝麻智能(02533.HK)正从智能驾驶赛道的老兵,变成具身智能领域的规则制定者候选人。

有人觉得具身智能是当红炸子鸡:2025年前七月融资超300亿,是2024年上半年的4倍;春晚、全运会、格斗大赛里,机器人频繁露脸,成了科技圈顶流。但也有人看到冷峻一面:202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预计销量仅2万台,75%还是科研采购或表演用;甚至有初创公司攒现成电机、贴具身智能标签就融资,连核心技术护城河都没有。

这就是具身智能的真实处境:既处在技术拐点的最好时刻,也面临场景落地的最坏挑战。对所有人来说,找准切口比跟风更重要,关键在于找到真正能赚钱、能跑通的需求。

11月20日黑芝麻智能的发布会上,花生看到了这个切口:他们没把重点放在酷炫技术秀上,反而花大量时间讲电力巡检、物流搬运这些脏活累活的落地案例。

对黑芝麻来说,这不是简单卖芯片或模组,而是借着具身智能的东风,基于智驾的全栈实力,从车规级供应商,拓展到串联产业链的中枢角色。这种机会,是天时、地利、人和凑齐的结果。

比赛才刚刚开始,走正确的路,才能走得更远。

天时丨万亿市场前夜入局

在单记章看来,黑芝麻智能进入具身智能赛道,不是从零开始,勇闯亚马逊,而是一场要有布局等到风来的顺理成章

具身智能的爆发不是偶然,恰恰是行业周期开到了。

2024年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规模已达34亿美元,预计2029年飙升至324亿美元,5年快涨10倍;黑芝麻智能创始人兼CEO单记章更直白:下一个十年是机器人新纪元,到2040年,各类机器人年销量会破十亿台,市场规模达万亿美元。

这不是空谈,此刻的具身智能和十年前的智能驾驶很像,技术拐点已过,场景落地正在加速,两个时间窗口很清晰:

近五年,工业和特种场景会先爆发。比如电力巡检、维修,这些工作辛苦、危险又重要,是刚需中的刚需。黑芝麻和国网子公司湖北华中电力的合作,就是瞄准这个需求:用机器人替代人工,既安全又高效。

黑芝麻智能机器人业务负责人徐劲介绍:工业场景是结构化的,不用应对复杂突发,最适合技术落地跑数据,这是当前最确定的机会。比起科研、表演,这种真实需求才能让产业赚到钱,走得更稳。

望向更远的未来,服务场景会全面渗透。比如人口老龄化下,护工缺口大,机器人帮老人从床上搬到轮椅、陪诊取药,这些都是刚需。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洪维德教授认为:未来十年,护理机器人将成为老龄化社会的刚需基础设施,它不是替代人,而是成为人类能力的延伸,填补人力缺口的同时提升照护质量。

地利丨智驾基因+资源网络,别人难学会

在具身智能赛道,很多玩家是从零开始。相比之下,黑芝麻有充足的先发优势,主要体现在三点:

第一是安全底子。智能驾驶最讲究万无一失,黑芝麻把车规级安全标准直接用在机器人上,这种安全基因,是从零做机器人的公司短期内补不上的。

第二是生态网络。黑芝麻在智能驾驶领域有上百家合作伙伴,如今很多成了机器人业务的客智能户,彼此之间落地合作顺畅,磨合期短。更关键的是,汽车行业的全球化经验能复用。把中国的落地方案稍作调整,就能对接海外市场,这比纯机器人公司从零建海外渠道快太多。

第三是附加服务。黑芝麻不只是卖硬件,还在帮客户找场景、做数据回灌。比如给物流车定制方案时,不仅提供模组,还一起优化算法,最终提高了货箱空间利用率和设备稳定性,缩短了交付周期。

这种车规级安全叠加本土化服务,是黑芝麻们在英伟达等海外大厂面前,无法被替代的优势。

对客户来说,换个供应商可能要重新适配技术、找场景,成本太高了。而对消费者来说,这意味着未来买的机器人,不仅有车规级安全兜底,还能通过数据回灌越用越聪明,不用担心技术过时,这才是真正的技术普惠。

人和丨不是我卖你买,而是共同成长

具身智能现在最特别的地方,就是产业链还没定型。没有固定的一级供应商、二级供应商分工,谁能帮合作伙伴解决更多问题,谁就有话语权。黑芝麻的打法,是把芯片做成全栈平台,绑定上下游一起成长,这招很高明:

对上游,把复杂技术做成傻瓜模组。很多机器人创业公司是算法出身,不懂芯片适配,黑芝麻直接把车规级芯片封装成Kalos、Aura、Liora三款模组,Kalos适合送餐、巡检等低速场景,Aura能满足多足机器人、机械臂的精准控制,Liora可支撑人形机器人的自主决策,拿来就能用,省了客户从零调试的功夫。

徐劲说得实在:现在机器人销量比汽车少太多,光卖芯片没用,得给全套解决方案,不然他们根本用不起来。

对中游,深度绑定跑数据闭环。黑芝麻不是卖完就走,而是和主机厂一起打磨产品。比如和云深处合作四足机器人时,不仅提供Aura模组,还一起优化运动控制算法,让机器人在崎岖路面更稳;这些机器人跑出来的感知、控制数据,会反哺黑芝麻SesameX平台迭代,越用越聪明。

用黑芝麻智能首席市场营销官(CMO)杨宇欣的话说,黑芝麻现在做机器人业务,核心是找未来的赢家,一起打磨产品,彼此共赢。

对下游,主动搭桥找活干。黑芝麻不坐等客户上门,反而主动对接场景需求,既帮合作伙伴找市场,也让自己的技术有地方落地。

超级链接者即将出现

在花生看来,机器人产业尚处早期,相比此刻紧盯营收占比无意义,略显短视,核心价值是锁定产业链核心位置,待2027-2030年工业场景规模化爆发后,可快速兑现收益。

同时,现在的具身智能赛道,很多厂商还停留在秀技术、赚快钱的阶段,但黑芝麻看得更透:技术最终要为场景服务,而产业链的核心,是谁能串联起上下游。

从上游提供标准化模组,到中游绑定主机厂跑数据,再到下游对接场景找需求,黑芝麻正在变成超级链接者,既能在当下的工业场景赚现金流,又能在未来的服务场景占先机,更能借着产业链成长,拿到定义规则的话语权。

在花生看来,中国要想持续领跑具身智能,靠得不只是单一企业的胜利,而是供应链同频成长。

文 | 李皙寅·花生

编辑 | 黑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