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最珍贵的古代扇子用啥做的?扇子有哪些材质?

1956 年定陵发掘现场,考古人员在万历皇帝的棺椁旁发现一把折叠扇,瞬间让在场专家惊叹不已 —— 这把长仅 32 厘米的

1956 年定陵发掘现场,考古人员在万历皇帝的棺椁旁发现一把折叠扇,瞬间让在场专家惊叹不已 —— 这把长仅 32 厘米的扇子,扇骨竟是用整块玳瑁打磨而成,边缘还镶嵌着 18 颗红宝石与蓝宝石,扇面则以金线绣出龙凤呈祥纹样。要知道,在明代,光是一斤玳瑁的价格就相当于普通百姓半年的俸禄,这样一把扇子的价值简直难以估量。但这还不是古代最珍贵的扇子,那些藏在宫廷深处的稀世扇具,用料之奢华足以颠覆现代人的认知。

1. 古代扇子的 “基础款” 材质:接地气却藏巧思

在珍贵材质的扇子成为身份象征前,古人早已用身边的材料制作出实用的扇具,这些 “基础款” 材质虽普通,却见证了扇子的起源与普及。

竹是最常见的扇骨材质,从新石器时代的竹编扇到明清的折扇,竹子始终占据重要地位。北宋《东京梦华录》里记载,汴京城的街头巷尾常有 “竹扇摊贩”,一把普通的竹骨蒲扇售价仅几文钱,相当于现在的几块钱,是平民百姓的夏日必备。竹扇的妙处在于可塑性强,浙江安吉出土的南宋竹扇,扇骨被打磨成弧形,贴合手掌弧度,可见当时工匠的巧思。

木头也是传统扇材的重要成员,不过不同木材的等级天差地别。普通人家多用杨柳木、梨木做扇骨,轻便又便宜;而文人雅士则偏爱紫檀、鸡翅木等硬木,明代文震亨在《长物志》中提到,紫檀扇骨 “色紫温润,历久不变”,一把好的紫檀折扇能抵得上普通人家一个月的生活费。还有用沉香木做的扇子,不仅材质坚硬,还自带香气,不用时摆在案头也是件香具。

纸与布则是扇面的主流材质。汉代就有 “纸扇” 的记载,不过早期的纸扇多为素面,到了唐代,工匠开始在扇面上作画题诗,《历代名画记》中提到吴道子曾为唐玄宗画过 “钟馗捉鬼扇面”。布扇则更耐用,尤其是绢扇,唐代宫女常用素绢做扇面,夏天摇起来清风徐来,还能遮挡阳光,相当于古代的 “防晒神器”。

2. 贵族专属的 “奢华款” 材质:每一件都是财富象征

当扇子从实用工具变成身份符号,珍贵材质的运用便登峰造极,这些扇子不再是纳凉工具,而是贵族彰显地位的 “移动宝库”。

玳瑁与象牙是宫廷扇的常用贵材。除了定陵出土的玳瑁扇,故宫博物院还藏有一把清代象牙折扇,扇骨被雕刻成镂空的花鸟纹样,最细的地方仅 0.5 厘米,却能承受扇面的重量。不过这两种材质都来自珍稀动物,宋代就有 “禁民间用玳瑁象牙” 的规定,只有皇室与高官才能使用,一把玳瑁扇的用料成本,差不多相当于当时一个中产家庭半年的收入。

沉香与檀香则是 “自带香气的奢侈品”。清代《内务府造办处档案》记载,乾隆皇帝曾命工匠用海南沉香做扇骨,搭配洒金宣纸扇面,这样一把扇子的制作周期长达半年,因为沉香木 “质硬易裂”,每一根扇骨都要经过反复打磨。更稀有的是奇楠沉香扇,史料记载清末恭亲王曾有一把,当时的估价就高达白银万两,相当于现在的两百万元。

孔雀羽与螺钿则把扇子变成了 “艺术品”。南京博物院藏有一把清代孔雀羽折扇,扇面不是用颜料绘制,而是用数万根孔雀尾羽上的 “眼状斑” 拼接而成,在阳光下能呈现出蓝、绿、金三种光泽,这种工艺叫做 “贴羽丝”,现在已经濒临失传。螺钿扇则是把贝壳磨成薄片,镶嵌在扇骨或扇面上,唐代《酉阳杂俎》里提到 “波斯国献螺钿扇,光彩照人”,可见这种工艺最早还曾从国外传入。

3. 最珍贵的扇子材质:非 “物” 而 “工”?史料里的争议

说到古代最珍贵的扇子,史学界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是用 “罕见材质” 制成的扇具,另一种则认为是 “工艺价值远超材质本身” 的作品。

持第一种观点的学者以 “鹤羽扇” 为例,《晋书・王恭传》记载 “恭尝被鹤氅裘,乘高舆,执白羽扇”,这里的 “白羽扇” 就是鹤羽制成。由于鹤在古代被视为祥瑞之鸟,捕捉难度极大,一把鹤羽扇的价值甚至超过金银。更稀有的还有 “雕翎扇”,用雕的羽毛制作,唐代只有亲王级别的人物才能使用,目前国内仅存的半把唐代雕翎扇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还是残件。

而持第二种观点的学者则推崇 “缂丝扇”,缂丝工艺有 “一寸缂丝一寸金” 的说法,制作一把缂丝扇面,需要工匠用数十种丝线反复穿梭,明代一把缂丝花鸟扇,当时的售价就相当于现在的十万元。故宫藏有的清代 “缂丝龙纹扇”,扇面用金线缂出五爪龙,仅制作扇面就用了三年时间,其工艺价值早已超越了材质本身。有意思的是,这把扇子的扇骨反而用的是普通的檀香木,可见在工匠眼中,工艺才是扇子的灵魂。

4. 从古代扇材看现代:那些传承下来的 “指尖技艺”

虽然很多古代珍贵扇材因为环保原因被禁止使用,但扇子的制作工艺却传承至今,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在的苏扇依然保留着传统工艺,比如檀香扇的 “拉花” 技艺,能在 0.3 厘米厚的檀香木上拉出上百个细孔,比古代的工艺更精细。杭扇则擅长用丝绸做扇面,延续了唐代绢扇的特色,不过现在的丝绸扇面会加入防水涂层,更适合日常使用。还有广东的象牙丝编织扇,虽然不能用天然象牙,但工匠们用牛骨代替,做出的扇骨同样细腻精致。

在收藏市场上,古代扇子的价值也愈发凸显。2018 年,一把清代沉香木折扇拍出了 1200 万元的高价,远超同材质的木料价格,这正是因为它兼具了珍贵材质与精湛工艺。而那些普通材质的古代扇子,比如宋代的竹骨纸扇,只要保存完好,也能拍出几十万的价格,因为它们承载着古人的生活智慧。

其实古代扇子的珍贵与否,从来不只是看材质。平民百姓的竹扇里藏着夏日的清凉,文人雅士的折扇上写着家国情怀,皇室贵族的宝扇中盛着权力的象征。每一种材质都见证了一个时代的风貌,每一把扇子都藏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

你最喜欢哪种材质的古代扇子?是自带香气的沉香扇,还是工艺精湛的缂丝扇?如果能复刻一把古代名扇,你想选哪种材质和工艺?评论区聊聊你的想法吧。觉得文章有趣的话,也别忘了关注我,下期带你看古代扇子上的那些名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