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百强化工园区:精细化工占比4成,区域分化显“东精西重”格局

近日,2025化工园区综合竞争力百强发布。本文对百强园区的评价范围、评价体系、区域分布、详细榜单进行梳理,以供参考。一、

近日,2025化工园区综合竞争力百强发布。本文对百强园区的评价范围、评价体系、区域分布、详细榜单进行梳理,以供参考。

一、评价范围

依据已发布化工园区认定名单的30个省(区、市)具体发布名单为对象开展《2025化工园区综合竞争力百强》研究工作,未经认定的园区不列入其中。经统计,截至2025年7月底,共认定化工园区745家。

二、评价体系

《2025化工园区综合竞争力百强研究》评价体系从产业基础、产业创新、产业潜力和产业转型四个维度,确定规模实力、企业实力、产业配套、创新主体、创新平台、创新成果等13项二级指标28项三级指标,综合评价化工园区化工产业发展现状与发展潜力,引导化工园区高质量发展。

三、区域分布

与2024年相比,东部地区在百强中的占比进一步提升,主要由于广东和上海新增认定一批化工园区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上榜数量分别为55家、21家、16家和8家,其中东部地区上榜数量最多的是山东省,占据16家;西部地区上榜数量最多的是内蒙古自治区,占据4家;中部地区上榜数量最多的是湖北省,占据5家;东北地区上榜数量最多的是辽宁省,占据6家。

(一)百强产业格局:以石油化工为主导,分区域发展特征明显

从百强园区的产业类型分布来看,石油化工园区50家,精细化工园区40家,煤化工园区仅10家,呈现出“石油化工主导,精细化工紧随,煤化工薄弱”的鲜明特征。同时,这一产业结构在区域分布上呈现出高度分化:东部地区已形成石油化工与精细化工并驾齐驱的良性格局,两者占比各约50%,产业高端化发展程度最高;中部地区积极跟进东部步伐,精细化工园区占比超过40%,正努力从基础化工向高附加值领域转型;西部地区与东北地区则仍以石油化工、煤化工等资源依赖型产业为主,产业结构偏重,面临更大的高端化与绿色发展压力。这种格局深刻反映了我国各地区基于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发展阶段的不同,所选择的差异化发展路径。

2025化工园区综合竞争力百强园区类型及区域分布

(二)精细化工园区:东部凭技术纵深领跑,中西部借资源禀赋突破

精细化工作为产业升级的重要方向,在百强中展现出强劲活力,其分布呈现出“东部靠产业技术纵深,中西部凭资源禀赋突破”的特点。江苏、山东、浙江等东部省份依托深厚的石化产业根基和技术研发积累,在精细化工领域遥遥领先。其中,江苏有11家精细化工园区上榜,占其全省上榜园区的80%以上,且9家跻身细分领域前30名,展现了极强的技术转化和产业链延伸能力。同时,湖北、江西、四川等中西部省份,依托当地矿产等特色资源,分别有3家、3家、2家精细化工园区进入百强,实现了在细分赛道上的差异化突破,为区域产业升级注入了新动能。

2025化工园区综合竞争力百强精细化工园区前30

2025化工园区综合竞争力百强全名单

第七届精细化工企业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大会

暨2025年中国 (石家庄) 精细化学品和新材料产业链重构与技术创新应用论坛

作为化学工业稳增长、保民生的重要引擎,精细化学品与化工新材料产业附加值高、需求增速快,是化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是实现国家战略支撑的关键突破点。近年来,化工技术进步加速,400多家化工园区将精细化学品和化工新材料作为主导产业,形成特色产业集群。但同时,产业也面临研发投入不足、高端产品对外依存度高、安全环保压力大、上下游协同弱等诸多挑战。

“第七届精细化工企业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大会暨2025年中国 (石家庄) 精细化学品和新材料产业链重构与技术创新应用论坛”响应《精细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要求,将于10月29-31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召开,旨在落实国家精细化工产业布局,破解行业产业链、投融资及技术创新难题,推动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服务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

(一)高端报告会:聚焦产业核心需求

大会聚焦精细化工产业核心需求,设置“高端报告会+专题论坛+技术展览+项目对洽+采购团”五大板块,内容覆盖十大关键方向,包含我国化工发展现状与“十五五”规划、“双碳”目标下绿色低碳技术创新路径、化工行业供应链难题及贸易争端影响、产业链搭建与投融资、工业AI、大模型、新型自动控制、无人智能技术在化工企业技术变革中的应用、传统石化、煤化工、基础化工企业开展拓链延链的规划与布局、高校及科研院所创新成果转化、碳税与环保税新规对产业的影响和机遇、化工企业安全环保技术改造实践、助力搭建安全环保信息化管理平台、设备电力系统节能改造、冷能热能循环利用、智能运维与防腐蚀等节能降耗技术、化工园区精细化管理经验、先进监管技术引进与应用方法等。

(二)项目对接:寻求优质解决方案(不少于20家)

本次项目对接会已确认多家行业代表性企业参与,覆盖化学中试基地、精细化学品研发、新材料生产、化学品物流仓储、电子化学品制造、农化产品制造等关键领域。

(三)专属采购团:打通供需对接“快车道”

大会针对化工原材料采购、设备更新、技术服务等高频需求,特别组建专属采购团,邀请来自全国重点化工园区、大型制造企业、贸易平台的采购负责人围绕精细化学品原料、环保与节能设备、科学仪器、仪表与自动控制技术、工艺连续化优化方案、节能改造技术、安全技术与方案等开展精准对接。

(四)专题会议:满足不同细分专业的需求

为针对性解决行业细分领域需求,会议期间将同步召开多场专题报告会及专项研讨会,内容涉及人才与成果转化、技术创新应用案例、安全环保技术改造、新型自动控制与连续化改造、化工工程设计与标准、园区管理、智慧化应用等,覆盖化工领域的各专业领域,解决痛点、堵点问题。

大会由经燕(北京)化学工程研究院联合多家行业组织共同举办,届时,将有200多家来自全国的化工上下游企业、化工领域技术支撑单位、科研院所代表近500人参加大会。当前,化工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此次大会将成为行业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期待全国化工领域同仁齐聚石家庄,共话产业发展趋势,共探技术创新路径,共同为我国精细化学品与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论坛组织工作委员会

联系人:甘风帆 13810464614(同v)

电子邮箱:ganff@jingyanhg.com

王博硕 13811354462(同v)

杨镒竹 13810830449(同v)

焦 妍 13521471357(同v)

来源:经燕化工平台网络综合整理

免责声明: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我们对文中观点持中立态度,本文仅供参考、交流。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和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