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智化没想到,自己的一条吐槽博文,竟然引发了如此强烈的舆论热议。
从发文吐槽深圳机场对待残疾人“没人性”,把举升机和机舱的落差扣在“升降车司机”头上;
再到深圳机场道歉改进,郑智化表示接受道歉,并不再追究,依然将矛头指向“升降车司机”;
再到“尝到果子吃”后继续指出各机场对他服务态度差,甚至因此萌生隐退的念头;
最终登机监控视频被公开,关注此事的网友看过全过程后态度反转,郑智化正式道歉,表示自己“连滚带爬”只是用词不当,并肯定机场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很好。

最近,“歌手郑智化怒怼深圳机场”的事越闹越大。
他发文说,深圳机场设计有问题,轮椅根本推不上飞机,这让他觉得很没尊严,还说自己是“连滚带爬”才上的飞机。

作为一名残疾人,他这么说,本来按理讲是替弱势群体发声,很多网友一开始也挺同情他的。
于是网上一片声援,全网帮他说话,骂机场没良心,很多评论都说得特别冲、特别带劲。结果机场放出了监控,剧情一下子反转了。

10月25日下午,郑智化在社交平台上发了一条挺炸裂的动态。
作为一位因小儿麻痹要靠轮椅出行的公众人物,他在文里详细讲了前一天在深圳机场登机时遇到的“糟心事”。

他说机场服务“没人性”,还用“连滚带爬”来形容自己从升降平台挪进飞机的那一段路,语气里满是委屈和愤怒。
这一段控诉情绪很强烈,瞬间就在网上炸锅,引起了不少网友的愤怒。

不得不说,郑智化确实挺会抓住大众的同情心的。几句话一发,比很多“声泪俱下”的视频还管用,直接把自己和深圳机场送上了热搜,网友们也纷纷帮他发声、喊不公平。
结果当晚深圳机场立马放出了监控,啪啪一巴掌打了回来,直接让网友们看清楚了真相。

视频里一清二楚:他轮椅进不去的时候,有两个地勤在一边扶着他胳膊,机舱里还有空乘接应,最后是几个人一起把他抬进飞机的,全程有人帮着,根本不是他说的那种“没人理、连滚带爬”。
官媒也没闲着,很快就发声了。《浙江日报》说得挺直接:你是公众人物,当然可以有情绪,但你说的话也得对得起自己的影响力。一句“连滚带爬”,可能让好几百、上千人对一座城市、一个行业、甚至整个群体产生误会。

不是说你不能发声,而是发之前得先过下脑子——这话一出口,会不会让无辜的人跟着挨骂、被误解?
这话说得挺扎心的,但确实在理。张颂文以前也说过类似的意思:公众人物说每一句话,其实都是开着扩音器在讲。郑智化这次,显然是忘了这个道理了。

把专业问题直接甩锅给一线工作人员,确实不太靠谱,也有点不负责任。
更让人扎心的是,网红博主陈震的一番话,直接把火又拨了回去。

他说自己是经常坐飞机的人,也体验过坐轮椅搭机。按正常流程,轮椅旅客一般都是走前门廊桥,到飞机门口就会有人来协助。
只有那种特别严重、需要担架的病人,才会走后门用升降机。

陈震说自己经常出差,全国各大机场都跑过,是机场的VIP客户,对登机流程很熟。他特别指出,郑智化那天是从飞机“后门”登的机,而后门一般是给需要急救、用担架的旅客走的,正常轮椅旅客根本不会走那儿。
也就是说,机场安排他从后门登机,已经是“超规格照顾”了。可郑智化上了飞机,转头就在网上说机场“没人性”,一句感谢都没有。

这种做法,不光没让人觉得他委屈,反而让那些当时在现场帮他的工作人员心寒——帮了忙还被骂,谁受得了?
熟悉陈震的人都知道,他一年到头基本都在全国各地、甚至国外飞来飞去。从他的视频就能看出来,他是航司的高级会员,对机场流程门清。所以他说“超规格待遇”,不是瞎说,是有根据的。

陈震结合自己的经验讲,郑智化那天应该是从飞机的“后门”上的机。一般来说,只有那种重病需要抬担架的乘客,才会走后门用升降机。
他还补充说,视频里能看到有两个地勤、两个空姐在帮忙,再加上升降平台这种特殊通道,郑智化这次确实是享受了“超规格”的照顾。

而郑智化这次用的是升降机,而且据陈震说,现场还有两名地勤、两名空乘一起帮忙,这在他看来都属于“超规格照顾”了。
这事儿有人就纳闷了:为啥升降机和飞机门之间还会有个坎儿?难道真是司机师傅没操作好?

其实根本不是那回事。监控里能看得清清楚楚,升降平台已经升到顶了,再升就顶到飞机门上去了。
有懂行的人出来解释了:飞机的舱门在打开的时候,本身就会往下沉一点,所以它本来就比舱内地面要低一些。

而升降平台跟飞机之间故意留点空隙,其实是为了安全。你要是贴太紧了,飞机晃一晃,或者有人走动时产生震动,都有可能把那“金贵”的飞机门给磕坏了。那可不是小问题,整个飞机的安全都得受影响。
这事儿热度一上来,不少有影响力的大V也开始参与讨论。胡锡进就发了条评论,说像郑智化这种有身份、有影响力的人,说话前得想清楚,别一句话把火全甩给一线服务人员,那样只会让舆论的压力全压到底层。胡锡进也没点名骂谁,就是提醒大家说话得注意方式和后果。

当天晚上,郑智化发了第三条博文。这回他态度软了,说自己当时说话确实情绪上来了,语言上有些失控,承认表达方式不妥,还公开道了歉。
不过这条道歉并没让大家消气,反而有人怀疑他是不是顶不住舆论压力才出来说这几句。

说到底,郑智化这事儿根本不是什么“维权”,而是他双标又夸大的表达惹出的争议。
当年他靠着“不向命运低头”感动了无数人,如今却因为一次正常的安检、一次合规的登机安排,就张口批评,忘了当初自己唱的是理解和包容。

真希望他能找回当初那份真诚,也提醒我们所有人:真正的励志,不是喊口号,是哪怕经历了风浪,心里还留着善意和理性——这,才是最打动人的地方。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