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看涨85%?
一边是悲观跌至2027年?
中原集团主席施永青最近放出重磅预测:香港房价将在未来6年上涨85%!
他以今年3月的中原城市领先指数(CCL)低位134.89点为基准,预计到2031年将升至250点。

听起来是不是很疯狂?
但施永青的理由其实很扎实:比如,低息环境回归、经济逐步适应新国际格局……

其实,香港的房价上涨的消息,之前就有数据分析。
所以,足以可见其真实性。
另一边,瑞银却泼了一盆冷水:中国房价要到2027年才能真正止跌。
11月24日,瑞银中国房地产研究主管John Lam表示,预计中国陷入困境的住宅房地产市场至少还要再下跌两年,才能出现复苏。
“除非北京出台重大刺激措施,否则他预计中国一线城市的二手房价格在2026年将再下降10%,2027年再下降5%。”
但是,他的预测里面,也有个可能性的突发。
如果出台重大刺激措施,那就不是这个结果了!
最近确实不断有小作文,传高层已在研究新一轮房地产支持政策。
我们普通人该如何判断自己所在城市的楼市走向?
西安楼市:曙光隐约可见
如果你在西安,恐怕对“止跌回稳”四个字格外敏感。
截至2025年11月,西安新房和二手房价格已连续多月下跌。
二手房挂牌量更是逼近17万套,创下历史新高。
但是,西安的房子流通性很大,基本上月均成交仅8000至9000套。
这也就是说,人口的吸引力和需求在。
而且最近有三个信号值得关注:
政策“工具箱”或将打开,传言高层已在研究新一轮房地产支持政策。
比如:财政贴息:降低购房实际成本;个税抵扣额增加:减轻月供压力;交易税费降低:激活二手房流动性……
具体等政策出来才知道。
西安结构性机会浮现
不是所有房子都在跌。
优质**房、地铁次新房、主城低价刚需盘依然抢手。
反观远郊老破小,即使降价30%也无人问津。
这说明:未来的楼市,不再是普涨行情,而是“好房子涨,差房子跌”。
香港与西安:两种逻辑,一个启示
香港的预测其实揭示了一个深层规律:
楼市反转从来不是“突然发生”,而是“政策+周期+信心”三重共振的结果。
施永青看到的是货币贬值和供应短缺的长期力量。
西安也一样。
现在的问题不是“会不会涨”,而是“什么时候涨”和“哪些会涨”。
行业主流判断是:2026年起,西安楼市有望进入“U型磨底”阶段,结构性修复取代全面反弹。
这意味着:
如果你是刚需自住,现在议价空间大,可择机上车;
如果你持有多套老旧二手房,建议趁政策窗口期置换;
但如果你期待“暴涨神话”,那可能要失望了——新时代的楼市,更讲品质和地段。
普通人该怎么办?第一,别赌“最低点”,但要算清“安全边际”。没人能精准抄底。但你可以计算:当前房价相比2021年高点回落多少?同地段新房与二手房价差是否合理?月供是否控制在家庭收入40%以内?
如果答案都是“是”,那风险就相对可控。政策每推进一步,市场信心就修复一分。
第二,选房逻辑彻底转变
过去“闭眼买都赚”的时代结束了。现在买房必须回答三个问题:这套房5年后还有人愿意接盘吗?周边有没有产业和人口导入?小区品质能否扛住新一代产品的冲击?
记住:未来的房产,是消费品,不是投机品。
写在最后:黎明前的黑暗最深,但也最接近天亮
施永青说香港楼价要涨85%,瑞银说还要等——这两种声音看似矛盾,实则共同指向一个事实:市场正在寻找底部。
西安亦如此。虽然价格还在探底,但政策底、情绪底、成交量底已陆续出现。真正的反转或许不会轰轰烈烈,但一定会静悄悄地发生。
所以,与其焦虑“还要跌多久”,不如做好两件事:看清自己的需求,等来合适的时机。
毕竟,房子是用来住的。只要买得安心、住得舒服,时间终会奖励理性的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