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人体检查出肺结节,担心是恶性的,很担心,想知道什么原因引起的肺结节,有说是和口罩有关,有说是CT普及了,但是以前吕医生10年前在医院工作时候也经常开肺CT,也确实没有这么多结节,那为什么呢?其中引起肺结节的一个原因,是你的肠道不干净,也就是现在功能医学说的肝脏解毒差肠道重吸收毒素以及肠道菌群紊乱有关。
大家知道,吕医生是学习中西医结合的,今天吕医生就带你从中医的智慧与功能医学的现代科学相结合,让你更深刻地理解肺结节的一个主要原因,也就是“肠-肺轴”的内在联系,并帮你找到更全面的应对策略。

一、内在联系分析:从“肺与大肠相表里”到“微生物轴”
中医理论:“肺与大肠相表里”的智慧 中医认为,肺与大肠通过经络相互络属,构成一对紧密的功能伙伴。
• 生理上相互为用:肺气肃降,有助于大肠的传导排便;大肠传导通畅,则肺气宣降有序。
• 病理上相互影响:大肠积热,腑气不通,邪气上攻于肺,会导致肺气壅塞,出现咳嗽、喘满等。反之,肺气壅塞,也会导致大肠气滞,出现便秘或腹胀。
核心思想:肺系统的健康(包括呼吸、皮肤、免疫力)与肠道(传导、通降)的功能状态直接相关。肠道堵了,肺就容易“脏”和“堵”。

功能医学:“肠-肺轴”的科学印证 现代功能医学的研究,完美印证并深化了中医的古老智慧,提出了“肠-肺轴”的概念,其作用机制主要包括三点:
• 机制一:免疫炎症的“系统性蔓延” o 肠道是人体的最大免疫器官,驻扎了人体70%-80%的免疫细胞。 o 当肠道菌群紊乱(失调)、肠道屏障受损(即“肠漏”,Leaky Gut)时,肠道内的内毒素(LPS,脂多糖)、未消化的食物大分子等有害物质会进入血液循环。 o 这些物质会触发全身性的、慢性的、低度的免疫炎症反应。肺部作为血液循环极其丰富的器官,首当其冲。 o 这种持续的炎症状态,是肺组织细胞受损、异常增生的“温床”,直接促进了结节的形成与发展。吕医生在调理肺结节时候经常跟客户说:“肠道里面坏的细菌越多,慢性炎症就越多”。
• 机制二:菌群代谢产物的“远程调控”
o 肠道有益菌发酵膳食纤维后,会产生短链脂肪酸(SCFAs),如丁酸、丙酸。
o 这些SCFAs不仅能滋养肠道屏障,还能进入血液循环,调节远端的免疫细胞功能,起到抗炎作用。
o 当肠道菌群紊乱,SCFAs产量不足,肺部免疫细胞的抗炎能力就会下降,更容易出现炎症失衡。
• 机制三:真菌/酵母菌过度生长的“直接影响”
o 吕医生在讲课时经常跟全国各地的医生学员说,肠道菌群失衡不仅指细菌,也包括酵母菌和真菌(如念珠菌)过度生长。
o 真菌的代谢产物和菌丝碎片同样可以进入循环,作为外来抗原持续刺激免疫系统,加重全身炎症负荷,影响肺部。
总结联系:中医的“大肠积热、腑气不通”在功能医学层面,可解读为肠道菌群紊乱、肠漏发生,导致内毒素入血,引发全身性慢性炎症。这股“邪热”通过血液循环上攻于“肺”,为肺结节的发生发展提供了关键的病理环境。

二、综合应对方法:清“大肠热”以安“肺” 基于上述分析,调理肺结节的关键策略之一就是管理好肠道健康。
核心策略:遵循功能医学“5R原则”
修复肠道 这是功能医学干预肠道的标准化、系统性方案,吕医生今天毫无保留的教给你:
• 去除(Remove):剔除肠道刺激源。包括: o 慢性敏感食物:最常见的是麸质(面食)、乳制品。可先尝试戒断4-6周观察身体反应,有条件的可以咨询我们团队如何精准检测。 o 病原体:如有证据表明存在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或真菌过度生长,一定要在有经验的功能医学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 o 环境毒素、不必要的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
• 替换(Replace):补充促进消化的物质。如消化酶、盐酸甜菜碱,确保食物被充分消化,减少大分子物质损伤肠壁。
• 再接种(Reinoculate):根据你个人特有的肠道环境,引入需要的有益菌,常规的是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如果能经个体化检测定制化的配置高质量高活性的菌群胶囊当然最好,还要注意,光有益生菌,没有益生菌生存的食物也不行,那就是也有多吃益生元(如菊粉、抗性淀粉)喂养有益菌。
• 修复(Repair):提供肠道黏膜修复的营养素。关键营养素包括:谷氨酰胺(肠道细胞首选燃料)、锌、维生素A、D 以及槲皮素等。
• 再平衡(Rebalance):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压力管理、充足睡眠、规律运动,以维持长期的肠道和全身健康。
饮食与生活方式调整
• 高纤维、抗炎饮食:多吃蔬菜、水果、豆类,为益生菌提供“食物”,同时减少精制糖和加工食品,降低炎症。 • 重视Omega-3脂肪酸:多吃深海鱼或补充鱼油,其抗炎效果对肺部和肠道都有益。
• 规律排便:保证每日排便通畅,避免便秘,这是“腑气通降”最直接的体现。
三、权威文献支撑 •
《细胞》杂志研究证实:肠道菌群通过代谢产物短链脂肪酸,远程调节肺部免疫细胞的功能,影响哮喘等疾病(Cell, 2014)。
• 《自然》杂志综述:详细阐述了“肠-肺轴”在呼吸道感染、过敏和炎症性疾病中的核心作用(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 2020)。
吕医生给您的建议:
如果您有肺结节的困扰,除了定期随访胸部CT,非常建议您从评估结节良恶性概率以及改善肠道健康入手。可以考虑进行食物不耐受检测、肠道菌群基因检测等功能医学检查,找到个性化的肠道问题根源,进行精准干预。 调理肠道,就是为肺部创造一个“清净、低炎”的内在环境,这是实现与结节和平共处乃至促进其稳定的根本策略之一。
文末福利: 关注后回复“肺结节”,获取《肺结节患者康复大纲》+ 《肺结节良恶性检测指南》
(本文由吕医生肺结节多学科联合逆转团队审核,仅供学习交流,个体差异需专业医生就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