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北京失能老人照护有好消息,提供家庭床位、医养结合

前几天在小区楼下遛弯,听见几位老街坊在聊家里老人照顾的事,都说“现在政策越来越往实处落了”。右耳君一打听,原来是北京针对
前几天在小区楼下遛弯,听见几位老街坊在聊家里老人照顾的事,都说“现在政策越来越往实处落了”。右耳君一打听,原来是北京针对失能老人的照护政策有了新升级,这事儿关系到不少家庭,咱们今天就来聊聊。

家里就能设养老床位,专业服务送上门

新政策里提到,今年要新增2000张家庭养老床位,主要面向失能程度较重的老人。这可不是简单安张床,而是会把智能监测设备和专业护理人员服务送到家里,像帮助翻身、处理鼻饲管这些事,都有专人上门帮忙。在右耳远闻看来,这相当于把养老机构的部分专业服务搬到了家里,让家人在照顾时能轻松一些。

申请需要通过街道进行评估,通过后每月还能享受一定的补贴。这么一来,不少家庭在照顾老人上的花费压力,可能会减轻一些。

医院里也能安心养老,看病康复不折腾

这次还有个新尝试,叫“医办养”,就是鼓励一些医院转型或增设养老机构。比如北京老年医院,就已经把住院部的部分楼层改造成了医养结合区。以前老人住院治疗后,康复和日常照护可能衔接不上,现在可以直接在医院的养老区里接着接受照顾,省去了来回奔波的麻烦。

市里也公布了首批试点的医疗机构名单。预计到明年年底,咱们北京可能会形成更便捷的“15分钟医养服务圈”,老人家就近获得医疗和护理服务会越来越方便。

评估标准统一了,长护险保障更给力

过去,评估老人失能等级的标准不太一样,现在新政把它统一了。民政、卫健、医保几个部门一起制定了评定规范,评估结果将作为享受各项服务的依据。

长期护理保险的试点范围也扩大了,参保老人发生的合规护理费用,医保基金的支付比例和年度最高支付限额都有所提高。右耳君觉得,这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家庭应对长期照护带来经济压力。

聊了这么多,其实都是希望咱们家里的老人都能安享晚年。这些正

在发生的小变化,你觉得会对您家的生活带来哪些不同呢?右耳君挺想在评论区跟大家聊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