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鲁比奥摊牌了!对华收“靠港费”并非临时起意,中国要打持久战

鲁比奥在采访时说,给中国造的、中国运营的船收取“靠港费”,压根不是临时搞的小动作,而是美国憋了好久的“长远战略”。听到了

鲁比奥在采访时说,给中国造的、中国运营的船收取“靠港费”,压根不是临时搞的小动作,而是美国憋了好久的“长远战略”。听到了吧,美国的这招是想了好久才憋出来的大招,而且还要长期推行下去。鲁比奥的这个话,让我们想到了三点。

一是中国的崛起令美国忌惮。美国对中国的船收取“靠港费”,是美国对华遏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质就是,逼着世界其他国家不要再买、再用中国造的船啦,以打击中国的造船业。

特朗普在他的第一任期就大力推动对华遏制战略,突出表现就是,对中国产品加增关税、推动中美脱钩断链、阻止西方的先进技术流向中国。当时,鲁比奥还是议员,是对华遏制战略的重要推手,出了很多损招,被中国连续制裁了两次。

中国现在的造船能力确实强大,强大到让美国害怕。咱们先看一组数据,对比一下就知道,美国为啥急得直跳脚。现在,中国的造船能力大约是美国的200至230倍。2024年全球新造的船里,中国占了60%。

2025年更夸张,新订单直接冲到了75%,相当于全球每四艘新船里,就有三艘是中国造的。再看美国呢?每年勉强能造一艘大船,航母修了十几年都修不好,核潜艇超期服役快“散架”了,连给欧洲运送液化天然气都因为没船,而掉链子。

我想到的第二个问题是,美国的这招对中国有多大影响。我想,影响是挺大的。如果不承认这点,那才是我们夜郎自大。咱看看数据就知道了。从2025年10月14日开始,美国给中国的船分了两档进行收费:中国造的但不是中国运营的,按净吨收50美元,或者按集装箱收120美元;要是中国自己运营的船,进门先交百万美元“门槛费”,而且每年都涨,到2028年,净吨要收140美元,集装箱250美元。这简直是抢钱啊!

美国早就准备好了,洛杉矶港第一个试点“交钱才能干活”的系统,账单一出来,不付钱船就不让动。东海岸的纽瓦克港已经有货轮,因为交不起费或者不愿意交,硬生生地滞留在港口,船东没办法,只能紧急去找日韩船厂下单,可日韩的造船能力早就跟不上了,这单怎么接?

更要命的是,美国海关和商务部还搞了三套收费细则,把“中国造”“中国运营”“关联企业”全框进去了,就像一把刀,直接捅进全球供应链的心脏。结果就是,海运成本一夜之间涨了30%!以前,运一批货赚10万,现在光运费就得多花3万,商家能不急吗?

我想到的第三个问题是,美国让我们难过,我们也不会让美国好受。来而不往非礼也,美国敢动手,我们中国自然不会惯着。10月10日,咱们的交通运输部直接宣布反制:对美国的船按净吨收400元人民币,大约56美元,以后,每年也涨,到2028年涨到640元,大约90美元。上海港第一天就执行了,美国的一艘散货船乖乖地交了钱才放行。

其实,美国的招数是杀敌八百,自损一千。美国想通过收取中国船只的“靠港费”,来逼迫其他国家不买中国的船,那么,难道就有人敢买美国的船吗?美国的造船业就能重新振兴吗?结果是很明确的,不能。

现在,全球的海运更乱了:巴拿马运河本来就堵,现在好多船干脆绕路走苏伊士运河,油耗一下就多了15%,成本又上去了;加勒比海的港口本来吞吐量就小,现在滞港的船全涌过去,直接扛不住了,巴巴多斯的官员赶紧找鲁比奥求救,可鲁比奥正忙着去以色列开会呢,哪有空管他们?

其实,鲁比奥这波“直球”,反而暴露了美国造船业的致命问题:工厂都迁到国外了,工会天天闹罢工,没人愿意投资搞研发。正常思路应该是,搞技术革新追上中国,可美国偏不,就爱用霸权抢资源,就像波音垄断民航、洛克希德·马丁一年就赚650亿美元,欠着38万亿的国债,还敢到处横,从来不想着反思自己,先想着怎么打压别人。

现在美国国内也乱了:海运公司天天去国会游说,街头抗议的人一波接一波。可鲁比奥倒好,在以色列开会的时候,还特意在投影上标着中国港口网络,喊着“贸易壁垒优先”。

说白了,美国想靠收“靠港费”遏制中国造船业,结果却是,先把全球的海运搅得鸡犬不宁。这场博弈才刚开始,全球的供应链还得跟着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