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卫生巾拆出活虫后续 ,多品牌塌房,4亿女性的卫生巾何时才能卫生

文|酸奶编辑|拾言札记前言近日河南郑州的霍女士遭遇了令人震惊的一幕,她在为13岁女儿购买的苏菲安心裤产品中,发现有多条活

文|酸奶

编辑|拾言札记

前言

近日河南郑州的霍女士遭遇了令人震惊的一幕,她在为13岁女儿购买的苏菲安心裤产品中,发现有多条活虫正在蠕动,这些直接接触女性私密部位的产品,竟然出现了不明来源的生物污染。

这片承载着4亿中国女性健康的产品,究竟何时才能名副其实地“卫生”起来?

恶心的一幕

霍女士向媒体反映,女儿已经使用同批次产品达10包之多,事后体检报告显示,孩子身体出现了霉菌感染情况,当记者陪同霍女士与品牌方交涉时,现场随机拆封一包未开封的安心裤,赫然发现同样存在活体昆虫。

面对确凿证据,苏菲品牌负责人当场鞠躬致歉,该负责人确认虫体为印度谷螟,生命周期约2至4周,品牌方后续声明仍坚持“非生产质量问题”,称具体原因尚在调查中。

这起事件在社交媒体迅速发酵,事实上,这已不是卫生巾行业首次出现生物污染。

市面上不少卫生巾品牌都在主打“黑科技”概念,宣称添加益生菌能平衡私处菌群,采用石墨烯能强效抑菌,还有的推出发热款号称缓解痛经,这些听起来高端的产品,价格比常规款高出近一倍。

但实际情况是,这些所谓的“创新”并没有实质使用效果,反而因为添加了香精、草本提取物等化学物质,容易刺激皮肤和黏膜,引发外阴红肿、尿道刺激等不适。

除了这些“伪创新”陷阱,全行业的质量问题更是层出不穷,从苏菲、七度空间等大牌到小众品牌,都曾被曝出产品中出现活虫、虫卵,甚至有消费者在卫生巾里发现针头,重金属超标、甲醛含量超标也是常见问题,而虚标长度早已成为行业公开的潜规则。

集体塌房

更让人揪心的是三无劣质产品的存在,2020年散装卫生巾被集中曝光,这些没有品牌、没有生产日期、没有质量检测报告的产品,大多由小作坊生产,原料竟是废棉、废料甚至医疗垃圾。

在郯城县部分隐蔽作坊里,长期存在使用劣质散浆生产卫生巾的情况,产品荧光剂严重超标,却靠着低价和“厂家直销”的噱头,通过电商平台大量流通,其中两家网店的销量就分别达到2.1万件和5.7万件,最终流入广大消费者手中。

劣质卫生巾带来的健康风险,远比人们以为的更严重,女性经期身体抵抗力本就较弱,私密部位黏膜又十分脆弱,接触不合格产品后,很容易引发过敏、阴道炎、宫颈炎等常见妇科疾病。

更值得警惕的是长期潜在危害,部分卫生巾中含有的荧光增白剂,可能会协同高危型HPV感染,使宫颈上皮内瘤变的风险提升翻倍,而产品中的重金属残留,会刺激黏膜、损害细胞膜,长期接触可能增加致癌风险。

此外一些不合格产品中的内分泌干扰物,还会扰乱人体激素水平,诱发月经紊乱,对女性生殖健康造成不可逆的影响。这些看不见的伤害,正悄悄侵蚀着女性的身体健康。

针对行业乱象,监管部门已经开始采取行动。

整改

今年315晚会曝光梁山希希纸制品公司后,济宁市立即成立了多部门联合调查组,迅速查封涉事企业,控制相关负责人,并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卫生巾、婴儿纸尿裤生产经营专项整治行动。

不过仍有部分地区的问题亟待解决,郯城县的劣质卫生巾生产作坊,因存在地方保护主义、流通渠道隐蔽等因素,长期屡禁不止,需要进一步强化全链条追责,才能彻底遏制这类违法行为。

与此同时,标准升级也为行业整改提供了依据,2024年7月,新版国家强制标准正式生效,对一次性卫生用品的原材料、生产环境及产品卫生指标等提出了明确要求,这些严格的规定为产品安全划定了明确底线。

在监管加压和消费者需求升级的双重推动下,新兴品牌的崛起正倒逼行业发生变革。

这些品牌的创新实践,也带动了整个行业的品质升级,头部品牌的品控成本平均增长34%,纷纷淘汰含荧光剂的材料,引入医疗级灭菌设备,加强生产环境的洁净度管控。

卫生巾行业本是高毛利赛道,然而,高毛利和大市场并没有催生相应的品质提升,大多数企业并未将利润投入实质技术创新,反而将大量资金用于营销。

要让卫生巾真正回归“卫生”本质,仅靠标准升级和短期整治远远不够,还需要建立全链条的长效治理机制。

在生产端,需推动企业建立原料采购追溯系统,对棉花、无纺布等核心原料的来源、质量检测报告进行全程记录,确保源头可查,在流通端,联合电商平台建立“黑名单”共享机制,将生产销售劣质产品的企业纳入黑名单,禁止其通过线上渠道销售。

这是行业整顿的重要一步,但要真正保障4亿中国女性的健康权益,还需要全民的监督。

结语

女性一生中平均要使用超过15000片卫生巾,这片小小的产品,承载着亿万女性的健康诉求。

从标准完善到监管强化,从企业自律到市场选择,只有各方形成合力,才能彻底整治行业乱象,让每一位女性都能用上安全、合格、性价比高的卫生巾,让“卫生”真正成为这个行业最基本的底线。

来源:新京报

来源:湖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