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嫁进陈家时,以为陈庆元那双清澈的眼睛藏着真心,却没料到他身后的公婆精明得像老狐狸。
婚后第一年,公婆对我们百般照顾,甜言蜜语不断,我却总觉得他们的笑藏着刀。
陈浩然似乎浑然不觉,每天傻乎乎地笑着,信誓旦旦地说:“小雅,我爸妈把你当亲女儿。”
可那天,公婆突然变了脸,婆婆拉着我的手,叹气道:“小雅,家里欠了笔债,房子得卖了还钱。”
我愣住,房子是陈庆元爷爷留下的唯一遗产,怎么说卖就卖?
公公接话,语气里带着几分试探:“小雅,你不会看着我们老两口被债主逼得走投无路吧?”
我心头一紧,隐约嗅到了一丝阴谋的味道······
01
加班到深夜十点,我拖着疲惫的身体刚回到家,脚还没来得及从高跟鞋里解放出来,手机却突然震了一下,屏幕亮起,弹出一条来自小姑子陈晓月的消息。
点开一看,是一张她抱着孩子在厨房忙碌做饭的照片,昏黄的灯光下,她怀里抱着个两三岁的小男孩,手里还拿着锅铲,灶台上摆着几盘半成品的菜,旁边配了句酸溜溜的文字:“半夜还在给孩子做饭,累得腰酸背痛,真是命苦。”
我盯着屏幕,冷笑了一声,疲惫感瞬间被一股无名火顶了上来,这陈晓月又在玩什么花样?我把手机递给老公陈庆元,语气冷淡地说:“你家这戏码还打算演到什么时候?”
陈庆元刚从浴室出来,头发还湿漉漉的,听到我的话,他一脸茫然地接过手机,低头看了看照片,又抬头看了看我,皱着眉头问:“这啥意思?晓月咋了?她不是一直这样,爱发点牢骚吗?”
我没好气地哼了一声,心想,他这反应倒是一如既往地迟钝。
我翻出手机相册,挑了一张前几天陈庆元下班后认真帮我做饭的照片,照片里他穿着围裙,手里拿着菜刀,切菜的样子专注又帅气。
我直接把照片发到朋友圈,配文毫不客气:“同一个世界,不同的老公,累了一天还知道心疼媳妇。”
我还特意@了陈晓月,敲下一行字:“小姑子,咱就在这说开吧,让大家伙儿都看看,教育意义得传承下去。”发完后,我心里莫名有种畅快感,像是在这场无声的较量里先出了一招。
其实,这不是陈晓月第一次给我发这种带刺的消息了。她似乎总爱在深夜挑个时间点,用这种“含沙射影”的方式给我添堵。
记得刚结婚那会儿,陈晓月就曾在家族群里发过一张婆婆李玉梅蹲在院子里洗衣服的照片,配文是:“妈为了这个家忙得天昏地暗,真是辛苦。”
那时候我刚嫁进陈家没几天,人生地不熟,碍于面子不好多说什么,只能硬着头皮回了句:“妈辛苦了,我和庆元会多帮衬的。”
可心里却犯嘀咕,这照片发给我干嘛?是想让我觉得愧疚,还是在暗示我这个新媳妇不够勤快?后来我才慢慢明白,陈晓月这人,最擅长的就是用这种“委婉”的方式,给你扣上一顶“不孝顺”的大帽子。
那次之后,我试着缓和关系,私下给陈晓月转了个五百块的红包,留言说:“晓月,给你妈买点好吃的,别让她太辛苦了。”
她收了钱,立马就不提婆婆辛苦的事儿了,可没过两天,又在群里发消息,阴阳怪气地说:“隔壁家的小媳妇,天天帮婆婆干活,可勤快了,哪像有些人,嫁进来就当甩手掌柜。”
这话明摆着是冲我来的,我气得差点把手机摔了,但还是忍住了,没在群里跟她撕破脸。毕竟刚进门,我不想让陈庆元夹在中间为难。
还有一次,去年中秋节,陈晓月给我发了一张她自己做的月饼照片,配文:“忙了一整天,终于给家里人做了点心,累得手都酸了。”
我心想,这跟我有啥关系?可她偏偏还@了我,说:“嫂子,你平时忙工作,估计没空学这个吧?没事,我教你,女人还是得会点家务。”
02
我当时就火了,这话听着像是好心,实则是赤裸裸的挑衅。陈庆元看我脸色不好,赶紧劝我:“晓月就是嘴上没个把门儿的,你别跟她计较,她从小被爸妈惯坏了。”
我冷笑:“惯坏了?那是你家的事儿,跟我有啥关系?我忙工作赚钱养家,哪点比她差了?”
陈庆元被我怼得哑口无言,只好赔着笑脸哄我:“老婆,你最好了,别生气,我回头跟她说。”
可他说了也没啥用,陈晓月还是隔三差五给我发些莫名其妙的照片和消息,每次都带着点“教育”我的意味。
这次的深夜做饭照片,算是彻底点燃了我的怒火。我盯着陈庆元,等着他给个说法。
他挠了挠头,语气有点无奈:“晓月可能就是随手发的,她最近带孩子挺累的,估计想抱怨两句。”
“抱怨?”我冷哼一声,“她抱怨归抱怨,干嘛非得发给我?还配上那酸了吧唧的文字,是想让我觉得自己当嫂子的不够格?”
陈庆元叹了口气,放下手机,过来搂住我:“好了好了,老婆,别生气了,我明天就跟她说,让她别老烦你。”
我推开他的手,瞪了他一眼:“你最好说到做到,不然我可不惯着她。”
其实,我也不是非要跟陈晓月过不去。结婚两年多,我早就看透了陈家这些人的套路。
婆婆李玉梅表面上和和气气,但从不阻止陈晓月的这些小动作,公公陈建国更是直接,动不动就拿“孝顺”说事儿,暗示我得多掏钱、多干活。
就拿去年冬天来说,婆婆的生日快到了,陈晓月提前半个月给我发消息,提醒我:“嫂子,别忘了给咱妈买礼物,我看中了一件羊毛衫,特别适合她。”
她还贴心地附了个链接,我点开一看,价格直接让我傻眼——五千块!
我平时给自己买衣服都没这么舍得,更别说婆婆平时种地干活,衣服穿不了几次就得报废。
之前我给她买过一件一千五块的羊毛大衣,她穿去地里干活,没一个月就磨得全是毛球,还抱怨说:“这衣服质量不行,穿不了多久。”
我懒得再花冤枉钱,就回了句:“晓月,我看看吧,最近手头有点紧。”
结果生日那天,我挑了一件五百块的羽绒服寄给婆婆,样式大方,保暖又实用。谁知道陈晓月收到后,又在家族群里阴阳怪气:“嫂子真是会过日子,妈这件衣服看着挺便宜的吧?也就穿个一两年。”
我气得牙痒痒,但还是忍着没回。陈庆元看我脸色不好,赶紧说:“晓月就是嘴欠,我回头骂她。”
可骂归骂,陈晓月压根没收敛,这次深夜发来的照片,摆明了又是想给我上眼药。
我深吸一口气,决定这次不能再忍。我打开家族群,把陈晓月发的照片截图发上去,@了她:“晓月,半夜发这种照片啥意思?有话直说,别拐弯抹角的。”
群里安静得像没人存在,连平时爱凑热闹的七大姑八大姨都没吱声。
我接着敲字:“大家都在这儿,有啥教育意义说出来,让小辈们都学学。”
发完后,我关掉手机,懒得看陈晓月的反应。
陈庆元在一旁看着我,欲言又止,最后只说了句:“老婆,你这样会不会太直接了?晓月毕竟是我妹妹……”
我打断他:“你妹妹?你妹妹三番五次给我找麻烦,你管过几次?这次我不跟她撕破脸,她还以为我好欺负!”
陈庆元低头不说话,气氛一时有些僵。
我看着他这副样子,心里五味杂陈。说实话,我嫁给陈庆元,图的是他对我好,工作稳定,性格温和。可他家这些乱七八糟的事儿,实在是让我心累。
陈晓月这张照片,就像一根导火索,点燃了我压抑已久的火气。
我不知道接下来她还会整出什么幺蛾子,但我已经打定主意——这次,绝不退让。
去年春节刚过,陈晓月就曾在家族群里发过一张婆婆李玉梅忙着洗衣服的照片,配文:“妈忙得天昏地暗,真是辛苦。”
03
那时候我刚嫁进陈家没多久,碍于面子不好多说啥,心想她可能是想表达对婆婆的心疼,顺便敲打我这个新媳妇。
我当时没多想,回了个红包,附上消息:“晓月,给你妈买点好吃的,辛苦了就别让她干太多活。”
陈晓月收了红包,立马就不提婆婆辛苦的事儿了,只是话里话外又开始阴阳怪气:“隔壁家的小媳妇过年早早回来,忙前忙后,可勤快了。”
我听着这话,心里有点堵,但还是忍住没吭声。
今年五月初,婆婆生日快到了,陈晓月提前一周给我发消息,提醒我:“别忘了给咱妈买礼物,我看中了一件羽绒服,挺适合她的。”
她还贴心地附上了一个购物链接,我点开一看,价格直接让我倒吸一口凉气——八千多块。
我平时给自己买衣服都没这么舍得,更别说婆婆平时干农活,衣服穿不了几次就得报废。
之前我给婆婆买过几件一千多块的衣服,她穿去地里干活,没几天就磨得不成样子,还抱怨衣服质量不行。
我实在不想再花冤枉钱,就回了句敷衍的“好,我看看”。
到了婆婆生日那天,我挑了一件样式差不多的羽绒服,价格只要六百块,寄给了婆婆。
没想到,这次陈晓月又发来一张婆婆深夜洗菜的照片,配文:“妈为了全家忙到半夜,真是累得够呛。”
我盯着照片,气得火冒三丈,立马给陈庆元打电话,把这事儿一股脑儿全说了。
我质问他:“你能不能跟你妹妹说说?有啥事不能直接找你,非得老给我发这些酸话?你妈累得半死跟我有啥关系?她半夜洗菜,那是你们家的事儿,跟我有半毛钱关系?”
陈庆元连忙安抚我,语气温柔得像在哄小孩:“老婆,你别生气,我这就跟晓月说清楚,她怎么老拿这些烦你?我之前就跟她说过好多次了,放心,这事儿我肯定给你处理好。”
听他这么说,我气才消了点,强忍着没把陈晓月拉黑,想着给老公留点面子,也给小姑子最后一次机会。
没过多久,陈庆元得意地跑来跟我说:“老婆,我已经跟我妹好好谈过了,她被我说得哑口无言,绝对不会再烦你了。”
果然,之后一段时间,陈晓月没再给我发消息,哪怕我已读不回,她也没像以前那样阴阳怪气地追着问。
我松了一口气,以为这事儿总算过去了。
谁知道,三天后,陈晓月竟然又给我甩了几个链接,标题刺眼得让人火大:“儿媳妇不孝顺,家宅难安怎么办?”
还有一条更离谱:“遇到不懂事的嫂子,家庭该如何相处?”
我气得差点把手机摔了,冲去找陈庆元,给他看这些链接。
他低头一看,脸色也沉了下来,发现陈晓月不仅给我发了,还给他发了一堆更难听的:“老人老了,是不是注定要被儿女嫌弃?”
还有什么“养儿防老真的有用吗?孝顺才是做人底线”之类的。
我彻底无语,气得说不出话。
陈庆元无奈地苦笑:“我上次已经跟她说得够清楚了,以为她懂了,没想到她又来这一套。”
我劝他别跟她较真:“算了,老公,咱别跟她一般见识,她这种人最擅长歪理邪说,咱斗不过她。”
我冷笑着把陈晓月发来的链接截图,转发到家族群,@了她:“晓月,你有啥话就在群里说吧,大家都在,省得你一条条发消息,太累了。”
我还补了一句:“不好意思,占用一下群资源,我先自我检讨一下。小姑子给我发了张婆婆干活的照片,我没回,她可能觉得我这嫂子不够孝顺,想教育教育我。”
“我觉得吧,教育总有学习价值,群里小辈多,大家一起学学,别犯跟我一样的错。”
说完,我把之前春节给陈晓月转账一千块的截图也甩到群里:“这是去年的案例,我这做法不算啥模板,大家看着学吧。”
04
群里瞬间安静得像没人存在,一个回复都没有。
紧接着,陈庆元的电话响了,是陈晓月打来的,语气气急败坏:“你媳妇在群里发那些啥意思?她一个嫂子,凭啥觉得我错了?我再怎么说也是她妹妹,教育她几句咋了?”
我气得不行,抢过手机直接挂断,不管她怎么打都不接。
陈庆元犹豫地看着我:“这样不好吧,晓月毕竟是我妹妹,年纪也不大,万一气坏了咋办?”
我瞪着他,冷冷地说:“你要是心疼她,想听她骂你,自己去接电话,别拉着我一起受气。你想当受气包,我可不想陪着。”
说完,我继续在群里敲字:“晓月,你别打电话了,有话在这说,大家都听着呢。”
“咋不吭声了?是不想说了吗?”
陈晓月估计气疯了,连发了好几条59秒的语音,内容大概是我给的钱算啥,说我小气,婆婆生日送的羽绒服就是便宜货。
她还说她上网查了,那件衣服最多也就一百多块。
我差点被气笑,她肯定是搜到最便宜的同款,就死认定我买的就是那个价。
我回她:“晓月,你别乱说,那件羽绒服我花了六百多。你们家平时买衣服不也才几十块?连一百多的都舍不得。”
陈庆元终于忍不住说了句公道话:“晓月,你别太过分了,六百多的衣服已经不少了。”
没想到陈晓月更炸了:“六百多算啥?当初我给你发的链接八千多,你嫂子不舍得买就是抠门!哥,你别帮她说话,娶了媳妇忘了妹妹,不孝顺!”
她一通骂,把陈庆元说得哑口无言,还翻出件我完全不知道的旧事。
原来陈庆元小时候有个家境很好的青梅竹马,叫周雨晴,从小就喜欢黏着他,喊他哥哥。
周雨晴家在村里算有钱,父母做生意,资产上百万,早就看中了陈庆元,甚至愿意送房送车,只求他留在他们家。
可那时候陈庆元已经跟我谈恋爱了,果断拒绝了周家。
陈晓月却拿这事大做文章:“当初让你娶雨晴,你死活不干,人家房子车子都备好了,爸妈一分钱不用掏!”
“你倒好,非要娶这么个抠门媳妇,还得爸妈借钱给你买房,真是把家里掏空了!”
陈庆元气得胸口起伏,但还是忍着没跟妹妹吵。
他默默退出家族群,留下陈晓月一个人在群里发疯。
我本来也气得不行,可看到陈庆元一个人坐在沙发上,偷偷抹眼泪,心里的火气渐渐消了。
摊上这样的妹妹,他比我还憋屈。
我没再跟陈晓月纠缠,直接拉黑了她。
陈庆元情绪低落,闷声说:“我爸妈从小就说,家里那点钱都拿来供我读书了,给我很大压力。
他们其实是想让我娶周雨晴,这样就不用操心我的房和车。”
“结婚这么久,我以为他们接受你了,没想到晓月还拿这些事刺激我。”
“我跟他们说过,结婚时他们只出了15万首付,咱家装修花了25万,你的嫁妆40万还帮我买了车,我已经觉得很对不起你了。”
他越说越难过,高大的身影蜷在沙发上,像个委屈的孩子。
我心软了,抱住他安慰:“这不是你的错,你现在工资也不低,还给我买了车,工资都上交,我觉得你已经很好了,别难过了。”
正说着,婆婆李玉梅的电话打进来:“晓月那丫头就是嘴贱,净说些胡话。小雅你别往心里去,我可喜欢你了。你们别跟她计较,我已经骂过她了。”
陈庆元没好气地说:“妈,你也别老护着她,她平时不干活,净知道找小雅麻烦。”
婆婆连忙说:“你们晚上回来吃饭吧,我做一桌子菜,让晓月给你们道歉。”
我有点犹豫,不太想去,觉得这时候跟老公两个人吃饭看电影更舒服,不想勉强应付。
再说,婆婆这人让我感觉挺复杂。
她虽然不像陈晓月那样明着找茬,但她从没阻止过小姑子的行为,默默享受着我们给的钱。
我对她谈不上讨厌,但也没啥好感。
可婆婆热情地一再邀请,陈庆元也在旁边小声说:“妈难得叫一次,咱去一趟,快去快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