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墙与铁丝网之内,数千名被贩运的员工在暴力威胁下,每天工作16小时,用1250部手机操控着7.6万个社交媒体账号,从全球受害者手中骗取数十亿美元。
“史上最大加密货币没收案”——2025年10月,美国司法部的一纸声明,将柬埔寨太子集团及其创始人陈志的“电诈帝国”推至全球舆论的风口浪尖。
价值150亿美元的127,271枚比特币被没收,创下美国司法部历史之最。这个表面上光鲜亮丽的商业帝国,背后却是一个通过“杀猪盘”骗局、强迫劳动和洗钱构建的黑暗王国。
美国司法部直指太子集团为 “亚洲最大跨国诈骗帝国” ,而其创始人陈志,这位来自福建连江县的37岁华商,拥有柬埔寨、英国等多国护照,曾是柬埔寨国王封授的“公爵”,也是洪森父子的部长级顾问。

在东南亚媒体的报道中,陈志是“柬埔寨新贵”,其掌控的太子集团被宣传为业务遍及房地产、金融等领域的跨国财团。
2024年,陈志甚至荣获“全球经济奖中的年度杰出人物”。然而,美国司法部的起诉书揭露了光鲜外表下的另一副面孔。
陈志原籍福建连江县晓澳镇,高中学历。在老乡眼中,他是个“小个子、大脑门,讲话时一口福建口音”的普通人。
公开记录显示,陈志早年曾在广东、江苏等地的网吧做网管员,后通过开相亲网站、游戏交友网站,特别是运营《传奇》游戏私服,赚得第一桶金。
2010年前后,陈志带着50万元赃款潜逃柬埔寨。初到柬埔寨,他隐藏了自己的黑历史,对外宣称从事小型房地产开发。
一位与他有过一面之缘的人回忆,陈志“走动时,身旁随行的几位保镖更衬托出他的矮小,但眼神里始终透着一种狠”。

2015年,28岁的陈志成立太子控股集团,开始多元化经营,业务覆盖房地产、金融、博彩、零售等。表面上是正常企业扩张,实则为非法赚钱提供洗白通道。
美司法部起诉书指出,从2015年起,陈志在柬埔寨建造了至少10个诈骗园区。这些园区被高墙和铁丝网包围,数千名寻求工作机会的跨境工人被贩运至此,在暴力威胁下被迫执行大规模网络诈骗。
起诉书特别点名了三个园区:金贝园区(位于柬埔寨西港)、金色财富科技园(又名“金云科技园”)、芒果公园(又名“金鸿园”)。这些园区的运作模式高度系统化,堪称“产业化”运营。
在太子集团的金鸿园,一份由陈志保存的账本详细记录了不同楼层负责的诈骗类型,包括“越南订单欺诈”、“俄罗斯订单欺诈”、“欧美投资脚本聊天”、“中文刷单”等。
为提升诈骗效率,陈志及其同伙购买了先进的作案设备。2018年,一名同案犯从非法在线市场购买了数百万个手机号码和账户密码。
陈志保存的文件描述了一个名为“金色财富科技园”的设施,即一个配备1250部手机、控制76000个社交媒体账户的自动化呼叫中心。

起诉书揭露,一名同案犯在2022年夏天吹嘘称,2018年太子集团仅从“杀猪盘”骗局和相关非法活动中就日赚超过3000万美元,年化收入约110亿美元。按年计算,这几乎是柬埔寨当年GDP的三分之一。
这个犯罪帝国不仅牟取暴利,更频繁使用暴力手段维护诈骗基地的运转。在一次事件中,陈志批准殴打一名在基地“制造麻烦”的人,但指示“不要打死”,并补充说“我们必须盯着他们,不要让他们逃跑”。
起诉书中包含了陈志保存的显示暴力手段的图像,多人身上可见明显伤痕。起诉书称,2023年一名25岁中国公民被残忍杀害的报道与太子集团有关。

为保护这个犯罪企业,陈志及其同伙系统性地贿赂多国公职人员。一名同案犯被任命为太子集团的风险控制主管,专门监控调查并与外国执法官员进行腐败交易。
陈志保存的贿赂账本显示,2019年一名同案犯为某政府高级官员购买了一艘价值超过300万美元的游艇。
陈志本人还为另一名政府高官购买了价值数百万美元的奢侈手表。2020年,该官员帮助陈志获得了外交护照,陈志于2023年4月使用该护照前往美国。
陈志还花2000万美元给柬埔寨首相洪森办68岁生日宴,邀请各国使节撑场面。这些投资果然没白花——2020年7月,洪森亲自给他封了个“尼可·奥克纳”勋衔,相当于贵族爵位。后来还让他当了经济顾问,级别和部长一样,彻底挤进了柬埔寨政商核心圈子。

2025年10月,美国与英国政府公布联合行动,对太子集团及其创始人陈志进行严厉打击。美国司法部没收了陈志控制的127,271枚比特币,市值约150亿美元。
与此同时,美国财政部海外资产控制办公室将“太子集团”列为跨国犯罪组织,并对146个相关个人及实体实施制裁。
美国金融犯罪执法网络则依据《爱国者法案》,将Huione Group认定为“主要洗钱关注对象”,禁止其接入美元清算系统。
英国也同步对陈志及其家族成员执行了资产冻结与旅行禁令,仅在伦敦就冻结了19处房产,价值1.72亿美元。
继英美政府后,韩国政府也正在考虑对该集团及相关组织实施金融制裁。据韩国主要反对党国民力量党议员姜民国援引的数据,
“太子集团”在五家韩国银行的柬埔寨分行进行了52次交易,牵扯金额超过1970亿韩元。

在英美联合制裁后,柬埔寨客户陷入恐慌,纷纷从“太子集团”旗下的“太子银行”提取现金。短期内提款额激增引发“太子银行”挤兑危机,多家分行不得不暂停交易。
为了安抚公众情绪,“太子银行”在一份声明中承诺,美国等的制裁不会影响“太子银行”的运营能力,“太子银行”会继续正常运行。但报道称,这份声明并未缓解公众的焦虑情绪,现在人们焦虑情绪仍在蔓延。除了“太子银行”,由“太子集团”控股并运营的夜店“太子酿酒”也已关门。

这次没收行动的特殊之处在于,这批127,271枚BTC并非存放在交易平台,而是长期由陈志本人通过未托管的私人钱包保管。这似乎动摇了加密社区的核心信条:“掌握私钥,资产即不可剥夺”。
美国政府通过法律程序完成了资产的“司法转移”。通过链上追踪与国际协作,执法部门锁定了分散于多个地址、但均属陈志控制的比特币。
法院随后发布查封令,将这些资产合法转移至美国政府控制的地址,进入司法托管程序。
与通过公开拍卖处理没收比特币(如Silk Road案)的方式不同,本案正面临一个关键变量:2025年3月,美国白宫已签署行政令,建立了“战略比特币储备”机制。
这意味着,陈志案中这批BTC很可能不再被简单拍卖,而是直接转为由国家持有的储备资产。

目前,陈志仍然在逃。若所有罪名成立,他最高可能面临40年监禁。陈志被指控触犯电汇诈骗共谋和洗钱共谋两项罪名。
美国司法部部长邦迪表示,这场行动是针对全球人口贩卖、网络金融诈骗这类行为“最为重要的打击之一”。
美国哈佛大学亚洲中心访问学者、跨国犯罪问题专家西姆斯认为,太子集团这类组织堪称“全球网络诈骗活动的重要支撑力量”。
他认为,美英此次联合行动虽未能彻底瓦解这类跨国犯罪网络,但所实施的相关制裁措施,从根本上“改变了该领域的风险评估标准”。

金边街头,太子银行的挤兑人群仍未散去。而在伦敦、纽约和首尔的金融监管机构里,官员们正在仔细梳理数千页的交易记录,试图找出这个庞大网络的所有分支。
陈志的“暗黑帝国”虽已崩塌,但他至今仍在逃。这位37岁的福建商人,凭借多重国籍和外交护照,曾游走于多个司法管辖区的灰色地带。
如今,他的比特币钱包地址已被美国政府控制,链上资产不可剥夺的神话随之破灭。

感谢您的阅读!欢迎大家评论、点赞、收藏、关注、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