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八部门联合发文,对9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购房家庭给予补贴;深圳推出“15天无理由退房”——2025年最后的政策窗口正在关闭。
2025年楼市进入“金九银十”传统旺季,各地政府也抓住这一时机,密集出台支持住房消费的政策。从河南省的12条硬核措施,到深圳各区的“好房节”活动;从购房补贴、公积金贷款额度上浮,到存量房贷利率下调、限购松绑,一系列政策组合拳正在创造近年轻佳的购房环境。然而,这些政策多数设有明确时限,如河南省明确规定补贴政策适用于2025年9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购房的家庭。对于有真实购房需求的消费者来说,这可能是2025年最后的机遇窗口。
一、全国多地出台支持政策,购房成本降至历史低点2025年下半年以来,各级政府对楼市的扶持政策呈现出力度大、范围广、针对性强的特点,从多个维度降低了购房成本和时间门槛。
购房补贴直接减轻负担:河南省明确提出,各地对2025年9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购买首套和第二套新建商品住房的家庭,可给予购房补贴等政策支持。已出台的各类补贴政策可根据需要延续到2025年底,并可进一步延长。这类直接补贴对于资金紧张的刚需购房者而言,是最为有效的激励措施。
公积金政策优化提升购买力:河南省要求各地在原有政策基础上可将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额度再上浮10%。同时,拓宽了住房公积金使用范围,允许缴存人凭5年内的自住商品房网签备案合同提取公积金用于所购住房装修。这些措施直接提高了购房者的资金利用效率,增强了市场购买力。
信贷环境持续宽松:金融机构被鼓励创新个人住房信贷模式,面向无房青年群体推出匹配度更高的特色住房金融产品。上海下调了存量房贷利率,北京优化了公积金提取范围,这些政策直接拉动了改善性需求的释放。
购房流程优化降低决策成本:深圳南山好房节推出“15天无理由退房”政策,让市民买房不再有后顾之忧。这一创新举措有效降低了购房者的决策压力,使他们在交定金后仍有充足时间考虑是否完成交易。
二、不同城市政策效果差异显著,一线城市回暖迹象明显尽管支持政策在全国范围内铺开,但由于城市基本面的差异,政策效果呈现出明显的梯度效应。
一线城市:政策见效快,市场活跃度提升一线城市由于人口流入持续、产业基础雄厚,对政策反应最为敏感。深圳在9月5日新政后,光明区市场认购量增长102%,区域内出现了2025年首个“日光盘”。2025年1-9月,光明区房地产市场销售面积同比增长17.8%,连续15个月正增长。龙华区2025年上半年以4977套的新房住宅成交量位列全市第一。上海、北京新房价格在9月环比分别上涨0.3%和0.2%,表明政策已开始产生实际效果。
二线城市:分化明显,热点城市表现突出二线城市中,杭州、成都等热点城市楼市热度居前。杭州新房价格同比上涨3.6%,成都上涨1.3%,政策在这些城市产生了积极效果。然而,部分二线城市仍面临库存压力,需要更长时间消化现有房源。
三四线城市:效果有限,仍需更多支持相比一二线城市,三四线城市对政策的反应相对平淡。尽管各地开展了各类房产展销活动,如河南省计划2025年底前全省累计开展不少于100场房展会、购房节等展销活动,但市场热度提升有限。三四线城市二手房挂牌时长达到99天,显著高于一二线城市,反映出这些市场去化难度更大。
三、政策窗口期有限,四季度成关键决策期多项政策明确的时效性使得2025年四季度成为重要的购房决策期。对于有真实住房需求的消费者而言,把握这一窗口期至关重要。
政策时效性创造稀缺机会:河南省明确规定购房补贴政策适用于2025年9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购房的家庭。这种明确的时候限制创造了稀缺性,促使有真实需求的购房者集中在这一时段做出决策。
企业让利加大价格优惠:各地政府积极搭建房产超市等一站式服务平台,引导房地产企业集中推出一批位置好、品质高的优质房源,搭配家电家装大礼包等让利优惠措施。深圳“好房节”活动中,多家参展房企推出限时购房优惠。这些企业让利与政策补贴形成合力,进一步降低了购房成本。
贷款利率处于历史低位:当前房贷利率处于历史较低水平,结合各项补贴政策,购房的金融成本已大幅降低。这一利率环境可能随着经济复苏而发生变化,增加了当前购房的性价比。
供需关系短期改善:政策刺激下,市场供需关系出现短期改善。然而,根据CRIC预测,上海、杭州等城市2026年新房供应可能下降28%-40%,未来这些城市购房选择可能减少,价格可能回升。
四、差异化策略:不同需求采取不同行动方案面对最后的政策窗口期,不同需求的购房者应采取差异化策略,以最大化利用政策红利。
刚需购房者:把握补贴机遇,优选核心城市外围
充分利用购房补贴和公积金政策优化,在政策期内完成购房决策。关注核心城市外围区域,如北京五环外、上海外环外等限购松绑区域,这些区域性价比相对较高。优先选择配套逐步完善的新兴区域,这些区域既有发展潜力,又能控制总价。改善型购房者:聚焦产品升级,关注品质住宅
瞄准一线城市核心区改善型住宅,这些产品具备抗跌属性。关注“好房子”标准下的新建项目,新出让土地上建设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应严格执行《住宅项目规范》和绿色建筑标准,居住品质更高。利用“卖旧买新”服务,深圳南山好房节推出“卖旧买新”一条龙服务与佣金减免,可降低置换成本。多子女家庭:善用特殊政策,优化住房条件
河南省支持多子女家庭购房,明确在当地已有一套住房的多子女家庭再次购买商品住房的,可认定为首套住房。结合公积金贷款额度上浮等政策,多子女家庭可显著改善居住条件。凭网签备案合同即可享受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子女免试就近入学等基本公共服务,解决了子女教育问题。投资者:保持谨慎,仅考虑核心资产
尽管政策利好,但投资者仍需保持谨慎,仅考虑一线城市和强二线城市的核心地段优质物业。关注海南等特殊区域,自贸港封关在即,海南楼市出现短期热度,但要注意这可能是结构性机会。放弃短线炒作思维,基于长期持有和价值投资理念进行决策。2025年四季度的政策窗口期,为有真实住房需求的消费者提供了难得的机遇。然而,购房毕竟是重大决策,在利用政策红利的同时,仍需基于自身需求和经济实力做出理性选择。政策可以降低购房成本,但无法消除市场波动风险;补贴能够减轻负担,但不能保证房产价值持续上涨。在政策余温仍在的当下,购房者应把握机会,但不应急躁,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上做出最适合自己的决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