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酒店破例借剪刀,保安门口守护反被投诉:善良的规则为何总被误读

“你用剪刀干嘛?用完赶紧还我,我就在门口等你。”就是这句看似不太礼貌的对话,在兰州一家麗枫酒店里,掀起了一场关于信任与安

“你用剪刀干嘛?用完赶紧还我,我就在门口等你。”

就是这句看似不太礼貌的对话,在兰州一家麗枫酒店里,掀起了一场关于信任与安全的波澜。一位女住客需要剪刀应急,酒店破例借出,保安恪尽职守地在门口等候,却意外换来了一场实实在在的服务投诉。

让我们换个镜头,看看这个故事的另一面。

酒店有明令,“剪刀等利器,概不外借”。为什么?因为住客在密闭房间内的安全,是酒店最沉重的担子。谁能预料,一把小小的剪刀,在情绪激动或一时想不开的住客手里,会酿成怎样的悲剧?前台工作人员在那一刻,面对客人的急切需求,选择打破冰冷的规则,这背后不是懈怠,而是一份基于“人”的信任与体谅。

借,已经是一种破例。而让保安在门口等候,限时二十分钟,这难道是威胁吗?或许,这正是一种笨拙却实在的守护。保安的“踱步”与“瞟视”,在当事人感受中是压力,但有没有可能,那是一个普通员工在“确保客人安全使用”和“避免打扰客人隐私”之间艰难的平衡?他守在那里,防备的不是那位老师,而是“万一”可能发生的任何意外。他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无声的宣告:“您在房间里是安全的,我们就在门外。”

我们常常呼吁服务行业要更有人情味,可当这份人情味以一种我们不熟悉的、略带棱角的方式呈现时,我们是否又太快地举起了“投诉”的武器?一边是规则漏洞下可能潜藏的真实风险,一边是个人敏感的内心感受,当两者碰撞,我们是否只能看到自己预设的“威胁”,而看不到对方肩上的“责任”?

我相信那位女住客感到害怕,她的感受是真实的。但保安和酒店恪守安全底线、并尽力满足客人需求的初衷,同样也是真实的。这起事件最令人唏嘘之处,在于一份善意的破例和一份负责的坚守,最终却因沟通的鸿沟和信任的缺失,演变成了一场对立。

好在,虽然被投诉,但酒店并没有处罚涉事保安。设想一下,下一次,当另一位客户向前台工作人员提出需要用剪刀的需求时,她们还会不会满足客人需求,打破冰冷的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