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析邢之诺《午夜怨歌》
——当代爱情那些无法言说的荒诞与悲怆
作者:和王
三人行,必有一伤矣。邢之诺的《午夜怨歌》,错乱纠缠,怨声载道,是一首充满戏剧张力与存在荒诞感的现代诗。
诗人以冷冽的笔触剖开了爱情表象下的哲学困境。诗中“夏的夜空飘着冬的霜雪”这样的时空错置意象,瞬间将读者抛入一个真实与虚幻交织的剧场,而“爱情阴谋中沉睡的城市”更将私人情感升华为都市文明的集体症候。
尤其精妙的是“三扇窗”的隐喻装置:——三重视角如同一面素白的三棱镜折射出人类情感的割裂性,当“三种音色奏午夜怨歌”时,个体的孤独在复调和声中反而显得愈发冰寒刺骨。
而《午夜怨歌》结尾处“三个影、三种沉默、恍如哲学”的收束,将午夜怨歌推向存在主义的思考高度:——当月光如探照灯般巡逻过所有自以为安全的情感堡垒,那些颤抖交错的划过暗夜的流星,何尝不是每一个现代人灵魂的缩影?
《午夜怨歌》这首诗的真正重量,在于它用怨歌的旋律承载了当代爱情关系中那些无法言说的荒诞与悲怆。
另附原诗以共赏:
午夜怨歌
作者:邢之诺
灯火阑珊人影闪忽斑驳,
夏的夜空飘着冬的霜雪。
爱情阴谋中沉睡的城市,
夏日最后一朵玫瑰陨落。
你说不忍看我煎熬憔悴,
我说前世欠他情债太多。
你笑寥落剧场的演员,
我笑粉墨登场的看客。
我说,爱情也讲先入为主,
后来的永远差那麽一秒。
你说,勿须观众的你我,
为各自的独角戏而沉醉。
悲剧的最高形式是笑中带泪,
台上的倾情能获“奥斯卡奖杯”。
有双黑瞳躲在某个角落窥测,
警惕地回味这场黑色幽默。
夜的幽邃中月光例行巡逻,
穿越来来往往,穿越悲欢离合,
穿越人们自认为安全的小窝。
发现三扇窗的景观很是奇特:
三双眼睛观看三颗流星的坠落;
三双手用三种音色奏午夜怨歌;
三颗心在三个空间里颤抖交错;
三个影、三种沉默、恍如哲学。

另附邢之诺简历:女。祖籍南阳,现居北京。斋号“冷逸轩” 。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作家、诗人、音乐评论者、朗诵者、美国FENIX360(霏尼克斯)全球艺术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