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补再多不如通经络!5个家常小妙招,帮你打通“堵点”不遭罪

每次觉得浑身没劲儿、腰颈酸痛,家里人总爱说“多吃点好的补补”,结果炖了乌鸡汤、买了营养品,该酸的地方还酸,该疼的地方还疼

每次觉得浑身没劲儿、腰颈酸痛,家里人总爱说“多吃点好的补补”,结果炖了乌鸡汤、买了营养品,该酸的地方还酸,该疼的地方还疼,其实根本不是你“缺补”,是经络堵了!

这就像水管被杂物堵死,再往里面灌水也流不动;身体经络不通,营养气血送不到该去的地方,补再多也是白忙活。

今天就教5个在家就能做的疏通招,不用花钱找师傅,每天几分钟,身体通透超舒服!

1

—The First—

经络不通的身体信号

我们的身体非常智能,当经络不通时,它会通过多种方式向我们发出“求救信号”。识别这些信号,就能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小问题变成大毛病。

1

疼痛

疼和痛其实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当我们突然被扎了一下,立刻产生的感觉叫做“疼”;而按压受伤处产生的感觉才叫做“痛”。“疼”是经络不通的初发期,位置在“经”;“痛”则是经络不通的进一步加重,已经扩散到“络”。

不同部位的疼痛可能预示着不同经络的问题:两侧头痛是胆经不通畅;前额痛与胃经有关;头顶痛与肝经密切相关;后脑勺疼痛则是膀胱经的问题。

2

冷热异常

哪个地方发冷,哪个地方就可能经络不通,气血难以到达。最常见的就是手脚冰凉,这其实是身体发出的经络不通信号。

除了发冷,不正常的发热也可能是经络不通的表现。如果我们身体某些部位出现低热、干燥或者出汗异常,那可能是经络不通导致热气不能正常散发引起的。

3

麻木

麻木和疼痛常常结伴而行,但在中医理论中,“麻为气虚,木为血虚”。经络不通进一步发展就会导致麻或木,比如久坐后双腿麻木,就是经络被堵死,气血彻底不通的表现。

手臂麻木多和颈椎部位经络不畅有关,常见于伏案工作者;足部麻木和腰椎部位经络不畅有关,多见于久坐人群。

4

酸胀感

当身体某个部位出现酸胀感,说明这个部位经络不畅通,气血供应减慢。就像剧烈运动后肌肉发酸一样,这是因为气血供应不足导致的。

缺乏运动的人容易感到肌肉酸痛,而感冒初期出现的全身酸痛,则与太阳经不通畅有关。

5

肿胀

经络不通引起的有形肿胀多由血瘀引起,而无形胀感则多由气滞导致。肿胀好发于下肢、腹部和腰部。下肢肿胀多和足三阴经有关,常见于需要长时间站立工作的人群。

2

—The Second—

为什么经络会堵塞?

经络堵塞并非无缘无故发生,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

气血不畅是导致经络不通的常见原因。当气血不足或运行受阻时,经络就会失去滋养。

寒湿侵袭也是大敌。寒湿之气会使经络收缩、肌肉板结,就像寒冷天气中水管会冻住一样。

情绪因素同样不可忽视。情绪不畅会导致肝郁气滞,影响经络通畅。这就是为什么情绪波动大的人容易经络不通。

不良生活习惯如长期熬夜、饮食不节、缺乏运动等,会消耗气血,影响其正常运行。

3

—The Third—

疏通经络的实用妙招

轻揉耳轮通肾气

简单易行的耳部按摩能帮你打通全身经络。双手握空拳,以拇指、食指沿耳轮上下来回推摩1分钟,直至耳轮充血发热。中医认为“肾开窍于耳”,耳朵上布满了全身穴位,按摩耳朵不仅能健肾,还能打通全身穴位。

梳头促进血循环

不要小看梳头这个简单动作!用手指或木梳从额头前至枕后,从两侧的颞部至头顶“梳头”,每回50-100次。人体各条经络都汇聚于头部,梳头时会经过近50个穴位,对这些穴位的刺激可以促进头部血流,疏通经络。

莲花坐活动韧带

坐时屈左腿,将左脚背放在右大腿的腹股沟处,双手放在左膝盖上,轻柔地做上下弹性运动数次,然后换脚。这个动作能活动人体多处韧带,使腿、腹、胸、颈部等肌肉得到充分伸展,保持经络畅通。

滚揉后溪穴

双手握拳,小指外侧的手掌边缘有个凹陷,这就是后溪穴。

把这个凹陷贴在桌子沿上,用手腕带动双手来回滚动,就像用手“碾花生” 似的,滚动时会有点轻微酸痛,这是在刺激穴位。

每天抽3 分钟,上班间隙滚一滚,不仅能疏通颈椎经络,缓解脖子僵硬,还能减轻眼睛干涩,比起身绕圈走还方便。

搓摩脸部激活经络

双手使劲搓,搓到手掌发热,然后用发热的手掌“干洗脸”。

从下巴往上搓,再从额头往两边太阳穴搓,一共搓60 次,搓完脸会热乎乎的,特别舒服。

别小看这个动作,脸上有很多经络,搓脸能疏通这些经络,让气血跑到脸上,慢慢就能改善肤色暗沉、淡化黑眼圈。眼睛疲劳的时候搓一搓,还能缓解干涩,比用眼药水还省事。

这些妙招都是日常保健用的,缓解个轻微酸痛、胀麻还行,帮身体“防堵”很管用。

但要是身体出现持续疼痛、麻得动不了、肿不消,或者有其他不舒服的症状,一定要让医生帮你判断问题出在哪,对症调理。

健康就像一笔储蓄,每天疏通经络的小投入,能换来未来几十年的大回报。你的身体,就是最好的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