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叮铃——”挂在门口的风铃被推开的门撞响,同学抱着一束向日葵冲进来,眼睛亮得像星星:“我真的服了!我们还在投简历挤面试,你都已经当老板娘了!”
我笑着帮她把花插进保鲜桶,看着玻璃门上“花见”两个字的暖光,突然想起一年前,我还在出租屋里对着花艺画册叹气——我的花艺梦,差点就困在“没钱”这两个字里。
我学的是花艺设计,从大一开始就盼着毕业能有一家自己的小店,不用太大,摆得下喜欢的玫瑰和洋甘菊就行。可现实给了我一记闷棍:想攒够开店的启动资金,难如登天。
我跑遍了城里的花店,要么招全职不接受在校学生,要么兼职只让打杂剪根,学不到东西还赚得少。有次面试完,我蹲在花店门口啃馒头,看着里面包装精美的花束,眼泪差点掉在塑料袋上。也就是那天,刷兼职平台时,一条订单弹了出来,成了我人生的转机。
订单备注很有意思:“求一位懂美学的老师,教我怎么变‘有品质’,我太太总说我是大老粗。预算好商量,上门教学。”发单的是位40岁左右的大叔,头像是一张在茶室拍的背影,看着挺靠谱。我抱着试试的心态发了私信,附上我做的花艺作品图和专业成绩,没想到半小时就收到了回复:“明天下午方便吗?我来接你。”
第一次去大叔家,我紧张得攥皱了提前准备的教案。他家客厅很大,家具都是好牌子,可总觉得少点味道——沙发上的抱枕图案杂乱,茶几上的茶具摆得随意,就连窗台的绿植都歪歪扭扭的。大叔挠着头不好意思地笑:“你看,我太太说的没错吧?我连买束花都只会挑最艳的,她总说我审美‘接地气’,其实就是没品味。”
我憋住笑,拿出准备好的画册:“美学不是装出来的,是藏在细节里的。咱们从基础来,先聊聊美的起源,再慢慢练动手能力。”
第一节课,我没讲太复杂的理论,只是带他分析家里的空间色彩——沙发是深灰色,就该配浅色系的抱枕;木质茶几适合搭素色桌布;窗台的绿萝该换个粗陶盆,旁边摆个小摆件就能提亮整个角落。大叔听得很认真,笔记本上记满了重点,连我随口说的“色彩搭配三原则”都画了示意图。
后来的教学越来越具体。我教他认识花材,从玫瑰的品种到洋甘菊的寓意,告诉她送花不是看价格,是看心意和场合;教他插花,从三角形构图到螺旋打底,他第一次插完一束洋甘菊,手都在抖,举着给我看:“这样送我太太,她会不会不骂我了?”
除了花艺,我还带他逛美术馆,教他看画的构图和色彩;陪他去家居店,帮他挑适合家里风格的摆件。有次他兴奋地给我发照片,客厅重新整理后清爽了不少,配文:“我太太今天没吐槽我,还夸我买的花瓶好看!”我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他的开心。
那段时间,我一边上课一边忙着毕业设计,还要抽空考察花店选址。大叔知道我的想法后,总给我提建议:“市中心租金太贵,不如选在写字楼附近,白领订花需求大”“装修别太花哨,温馨最重要,就像你教我的那样”。有时候我赶方案到深夜,他还会发消息提醒我:“别熬太晚,年轻人要注意身体,你的花店还等着开业呢。”
就这样教了一年,直到我毕业。攒下的课时费,加上我平时省吃俭用的钱,刚好够支付花店的房租和首批进货费。找装修队、办营业执照、选花材供应商,每一步都忙得脚不沾地,但想到梦想就要实现,浑身都有劲儿。
花店开业那天,我站在门口迎客,突然看到两个熟悉的身影——大叔穿着笔挺的衬衫,身边的阿姨穿着素雅的连衣裙,手里还捧着一个精致的果篮。“丫头,我们来给你捧场!”大叔笑着说,阿姨拉着我的手,眼眶都红了:“真的谢谢你,他现在不仅会送我花,还会帮我布置家里,连我闺蜜都羡慕我。”
那天阿姨订了一大束铃兰,说是要放在新家的书房。大叔在旁边补充:“这是她最喜欢的花,以前我都不知道,现在总算懂她的心思了。”我帮他们包装花束时,看着两人相视一笑的样子,突然觉得特别温暖——我不仅赚到了开网店的钱,还帮一对夫妻找回了生活的小浪漫。
傍晚时分,送走最后一批客人,我坐在花店的小沙发上,看着窗外的晚霞洒在花束上。有同学问我是不是运气好,遇到了“大方的客户”,可只有我知道,这份运气从来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我为了备一节课,翻遍了专业书和美学资料;为了帮大叔找到合适的花材,跑遍了全城的花卉市场;为了攒钱,省吃俭用,连一件新衣服都舍不得买。大叔的钱,是我用专业和用心换来的;我的花店,是我用每一个熬夜的夜晚、每一次认真的教学堆砌起来的。
风铃又一次响了,进来一对年轻情侣,女孩指着橱窗里的绣球花说:“我就要这个,真好看。”我笑着迎上去,就像一年前,我满怀期待地接下第一单那样。
原来所谓的梦想成真,从来不是靠侥幸。你付出的每一分努力,掌握的每一项技能,都会在未来的某一天,变成你对抗生活的底气,帮你推开属于自己的那扇门。
你的梦想是什么?或许它现在还很遥远,但请别放弃。从掌握一项技能开始,从认真对待每一次机会开始,终有一天,你会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