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凭什么是他?一个云南85后的185亿奶茶答案

一副黑框眼镜,一件简单卫衣,38岁的王云安坐在浙江理工大学报告厅的讲台前,面对台下无数渴望成功的年轻面孔,他平静地分享着

一副黑框眼镜,一件简单卫衣,38岁的王云安坐在浙江理工大学报告厅的讲台前,面对台下无数渴望成功的年轻面孔,他平静地分享着从大学毕业生到万店奶茶品牌创始人的故事。

“当时就想人生充满激情、挑战,不想很平凡地过一生。”2025年初,已在港交所成功上市的王云安回到母校浙江理工大学,面对台下的学子,他回忆起15年前的创业开端。

1986年,王云安出生于云南安宁。2006年,他考入浙江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与当时许多同学不同,他对专业课程兴趣不大,反而对做生意表现出了极大热情。

大学期间,他通过倒卖收音机、摆地摊等小生意,一点一点积累了30多万元。这笔钱成为了他后来创业的启动资金。

No.01从云南小城到浙江小镇

王云安的创业故事始于浙江温岭一个名叫大溪的小镇。

2010年,刚从浙江理工大学毕业的他没有选择找工作,而是带着大学积累的几十万元资金,在这个小镇开出了第一家古茗茶饮。与如今拥有近万家门店的规模相比,最初的古茗可谓举步维艰。

王云安曾回忆,第一家店开业初期,每天营业额只有300-500元,生意最惨淡的一天甚至只卖了98元。他的合伙人阮修迪不得不自己掏钱买了一杯奶茶,才让当天的营业额勉强达到三位数。

创业团队甚至一度讨论是否要转行。王云安在一次行业大会上分享:“当时大家一致决定,‘不能让人瞧不起,就决定再赌一赌,干半年试试看’。”

就是在这坚持的半年里,古茗的日营业额逐渐提升至1000元,团队终于看到了“活下去的勇气”。生存问题解决后,古茗从2011年开始开放加盟。

王云安曾讲述,他给第一个加盟商搬设备时,设备砸到腿上,血喷出来。没想到,第二个加盟商听说这个故事后反而决定加盟古茗。

在他看来,古茗初期的加盟商都是靠这样的口碑聚集起来的。

No.02悄然生长的奶茶帝国

当喜茶、奈雪的茶在一线城市掀起新茶饮热潮之时,古茗却选择了一条截然不同的路径——“农村包围城市”。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古茗的门店都未越过黄河以北,而是密集布局在浙江、福建、江西等南方省份。

截至2024年9月30日,古茗在二线及以下城市的门店数量占总门店数的80%,另有40%的门店位于远离城市中心的乡、镇。

王云安曾解释这一战略背后的逻辑:“奶茶是一个日常消费品,它应该无处不在。”

他举例说明:“浙江有2200家店,省会主城区只有150家。台州500万人口,我们开了270家店,只有20家店在市中心。如果有奶茶店,一个年轻人大概率会选择奶茶而不是瓶装水。”

关键规模策略是古茗成功的核心。王云安始终采取“关键规模”打法,即在单一省份的门店超过500家后,才意味着该地区具备了规模效应的基础,然后凭借已有关键规模省份的经验,向临近省份扩张。

这种要么不开店,要么密集开店的策略,使得北方消费者长期难以接触到古茗,甚至有了古茗“黄河以北不开店”的传闻。

No.03鲜果茶背后的硬核实力

当同行们热衷于产品创新和营销造势时,王云安却把大量精力投入到看似“笨重”的供应链建设中。

对于古茗为何长期不进入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王云安的解释是:“古茗门店的扩张是随着供应链走的,即仓库建到哪里,古茗的门店就开到哪里。”

供应链先行策略使古茗建立了行业领先的冷链物流体系。在招股书中,古茗称自己是“唯一一家能够向低线城市门店,频繁配送短保质期鲜果和鲜奶的企业”。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的三个年度,古茗仓到店的平均物流成本低于GMV总额的1%,而行业平均水平约为2%。王云安对供应链的重视源于对成本和效率的深刻理解。

他曾分享自己的思考:“如果你向农民砍价收草莓,12块砍到11块,你会收上来一堆烂东西,因为一块钱对农民来说是很多的。相反,我给他们12.5,让他们把好的草莓优先给我。”

与其他品牌把草莓空运到门店不同,古茗扔掉泡沫箱,改用塑料筐包装,研发保鲜技术,建冷库、自建冷链,用冷藏车替代空运。

每天发车,要有量,所以我在一个区域密集开店,门店越密集,鲜果的仓储和配送成本就越低,就越有价格优势。

No.04只想让“他们”赚钱的人

王云安与加盟商的关系,构成了古茗成功的人文底色。“早年是团队文化让我们能从0到1,一句话总结——我们就是想让加盟商挣到钱。”王云安这么总结古茗的早期发展。

古茗的加盟商画像与其他品牌有显著不同。王云安描述,早年加盟商主要以“屌丝”为主,一类是打工人,比如奶茶店里的店员混成了店长,想要自己干;

第二类是做着不太成功的小本生意,原来卖水泵、卖服装,现在卖奶茶。他最看重的是那些“迫切想改变命运的人”。

王云安曾谈到一个让他印象深刻的加盟商:一个小女孩开着几万块的小轿车来店里打工,他知道她是来偷学的。

等了三个多月,她坦白了,就是来偷学的,她问我,“看你人挺好,不忍心骗你,能不能加盟你们?”他收了她一万多加盟费,但她开车、停车老违章,王云安罚单就交了两千四。

“我帮她找店面,找疯了,半年才等到一个好位置,我就是不想害她。”对加盟商的重视甚至让王云安做出了不赚钱的决策。

创业早期,当王云安发现加盟商赚钱困难时,他和合伙人商量,“把毛利从18个点直接打到8个点,就不赚”。这种低毛利状态持续了两年多。

他曾回忆:“当时我们赚70万,两个人分,加盟商一个人赚70万。你想想有多惨。”

No.05从拒绝到拥抱

古茗的资本路径也与众不同。在茶饮行业融资热潮中,古茗始终保持低调,直到2020年7月,才获得由红杉中国、美团龙珠、充盈资本发起的天使轮投资。

据《投资界》报道,此前曾投资了喜茶的美团龙珠在2019年开始接触蜜雪冰城,但当时的蜜雪冰城尚未有融资计划,创始人反而给美团龙珠介绍了古茗。

有了资本加持后,古茗开始加速扩张。2020年,古茗的门店数刚破4000家,2021年年底便增长至5694家,截至2022年年底又增加17.1%至6669间。

2023年年初,农历春节刚结束,古茗就宣布了一项“拓店计划”,称计划新增门店超过3000家,总门店数要突破10000家。

2025年2月12日,古茗登陆港交所,成为“新式茶饮第三股”,股票代码“01364.HK”。古茗的发行价为每股9.94港元,低于奈雪的茶和茶百道的发行价。

上市首日,古茗“高开低走”,最终收盘价为9.3港元/股,较发行价缩水6.4%,盘中最大跌幅约10%——依旧没逃过新式茶饮企业“上市首日破发”的魔咒。

但无论如何,从2010年第一家店到2025年上市,王云安走了近15年。

2025年11月7日,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25胡润中国U40企业家榜》显示,39位个人财富50亿元及以上的U40企业家上榜,其中新茶饮领域古茗的王云安以185亿元人民币财富排名第11位。

而在一个月前发布的《2025胡润百富榜》上,王云安同样以185亿元财富位列第346位。

从云南小镇走到香港上市,王云安用15年时间给出了他的答案:不需要追逐一线城市的光环,不需要模仿他人的模式,只需要坚定地走自己的路,即使在最普通的土壤里,也能长出参天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