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妻子决定再加七千万,总计捐助1个亿!”
在2008年央视组织汶川地震的慈捐晚会上,整个大厅回响着一位年轻企业家哽咽的声音。
在汶川地震爆发之后,国内许多企业开始公开捐款,许多企业都奉献了几千万用于灾区重建,但轮到这位30多岁的年轻人时,他却不顾牌子上的“三千万”再次加码到一个亿,这也让许多人都认识了这位年轻的河北荣钢集团的董事长——张祥青。

这突如其来的“壕气”也让更多的人开始关注张祥青为何会如此大气,可不查不知道,原来,张祥青不仅7岁就和自己的哥哥相依为命,甚至为了生存从卖豆腐到养猪什么都干过。
从一无所有到百亿身价,他仅仅用了20多年,至于为什么他愿意“斥巨资”来捐助灾区的原因也很简单——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他失去了亲生父母。

但可惜的是“好人不长命”,距离巨款还不到10年,45岁的张祥青就因病去世,那么张祥青为何年轻轻就有如此的魄力和财富?他这一生捐款不计其数,又都用在了哪些地方呢?
一场地震夺走一切张祥青在1969年出生于河北唐山,他的父母一共生了七个孩子,而他是最小的孩子。
张祥青的父母十分勤劳朴实每天日作而出、日落而息,兄弟姐妹几人的感情深厚,尽管生活拮据,但从无一人抱怨,因为他们坚信只要努力,日子总会变好的。

然而,这样朴实幸福的生活在他七岁那年骤然中断。
1976年7月,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摧毁”唐山。深夜年幼的张祥青毫无防备的依偎在母亲怀中呼呼大睡。
然而,母亲在危急关头奋力将他推到床底,自己却被倒塌的墙体压住,不幸遇难。

第二天清晨,他的大哥在废墟中翻找了整整五个小时,终于在残垣断壁下救出奄奄一息的他。
那场灾难让他一夜之间失去了双亲和五哥,从此寄居在哥哥嫂嫂家中生活。
童年的张祥青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
为了填饱肚子,他靠捡垃圾换钱,新衣服几乎成了奢望。

然而,即使命运如此不公,他依然咬牙坚持。
后来,凭借政府的帮扶,他获得了进入钢铁厂工作的机会,拥有了第一份正式的工作,也由此迎来了人生的转折点。
崛起的“钢铁之王”进入钢铁厂工作后,他不仅有了稳定的收入,还结识了未来的妻子张荣华。

张荣华出身优渥,是厂里领导的女儿,而他不过是一个普通工人,两人身份悬殊。
然而,她的父亲却看中了他身上的执着与不服输的劲头,认可了这段看似不可能的婚姻。
婚后,他深知这段姻缘得来不易,更不愿让妻子吃苦或依赖娘家接济。
他坚持靠自己的双手打拼生活,从最基础的小生意做起。

每天凌晨三四点,夫妻二人就起床做豆腐,天还未亮便出摊售卖,一直忙到东西卖完才能回家。
他们还养猪补贴家用,靠着这股拼劲,慢慢在当地积攒起第一桶金,成为令人羡慕的“万元户”。
张祥青真正改变命运的关键出现在1992年。
当时张祥青凭借多年积累的市场经验一眼就看到废弃钢铁的“商机”,他和妻子商量后将全部积蓄投入进去。

结果不出所料,第一年便回本直接赚下100万元,百万在当时已是一笔巨款。
自此之后,他一发不可收拾,生意越做越大。
2001年,他收购了濒临倒闭的天津渤海冶金厂,创立荣钢集团。
仅用了四年时间,公司年销售额就突破了153亿元,而他本人也由一个普通工人逆袭为河北最年轻的百亿富豪。
“我无法容忍同胞受难!”他是真的做慈善成了百亿富豪后,张祥青并未沉迷于奢华生活,而是决定把自己所拥有的财富用于回馈社会。
2002年,张祥青和妻子决定为自己的家乡做贡献,捐款了230万元用于治理家乡的煤河,而今天,曾经浑浊不堪的河水早已清澈见底,两座桥梁也以他和妻子的名字命名成为家乡的象征。

2004年,非典疫情爆发,他和妻子积极捐赠药品与物资,个人捐款达到几十万元,并因此被评为“抗击非典先进个人”。
不仅如此,他对员工的关怀也展现得淋漓尽致。
有一次,一名员工因患肾衰竭急需治疗费用,他毫不犹豫地拿出30万元帮助治疗。

张祥青在慈善拍卖会上也常现身,拍下的物品从不为自己收藏,而是继续捐赠和转售,所得款项用于公益事业。
然而,他最为人铭记的,莫过于2008年汶川地震。
当时,正在外地出差的张祥青看到电视中的灾难画面时,脑海中浮现的是自己7岁时的唐山大地震。
深知灾区人民的痛苦,他立刻中断工作,赶回公司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捐款1000万元支援灾区。

在不久后的央视慈善晚会上,当众多嘉宾陆续宣布捐款时,张祥青举起了“3000万”的红色牌子,令现场哗然。
然而,主持人刚向他发问,他却哽咽着说:“我和太太决定,再追加7000万元,用于灾后重建!”
最终,他和妻子的捐款总额达到了一个亿,震撼了整个社会。

在当时,一个亿堪称天文数字,也让公众首次知晓了这位河北荣钢集团的董事长——张祥青。
突发心脏病离世,妻子接力传公益令人痛心的是,这位热心公益的企业家,在事业蒸蒸日上的高峰期,却在45岁时突然离世。
2014年8月,张祥青因突发心脏病抢救无效,永远离开了人世。
去世前的一个月,他依旧心系着自己的企业与公益事业,反复叮嘱妻子张荣华:“一定要把公益的事情继续做下去。”

张荣华牢记丈夫的嘱托,坚强地接管了荣钢的管理工作,并延续着丈夫生前坚持的慈善之路。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时,她代表公司向武汉捐赠了100万美元,继续履行着回报社会的承诺。
她的行动没有白费,凭借在社会责任方面的卓越贡献,张荣华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并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

截至目前,张氏夫妇生前累计捐款已超过10亿元,惠及超过300万人次。这份沉甸甸的慈善成就,正是张祥青与妻子共同努力的结果。
张祥青的一生充满坎坷:7岁经历地震,12岁成孤儿,靠自己的努力从一无所有到身价百亿。但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根,不忘自己曾经历的艰辛与苦难。
他把这些经历转化为对他人的善意,始终秉持着“我无法容忍我的同胞受难”的信念,用行动回报社会。

尽管他只活了45年,但他却完成了许多人一生也难以企及的伟大事业。
张祥青的成功,不仅仅是财富的积累,更是生命的温度与深度。
对许多人来说,张祥青早已不是“早逝”的代名词,他生前的早已“名垂青史”被大家铭记。
信源:
新华网2014-08-11日《唐山大地震孤儿、汶川地震捐款1亿元民营企业家张祥青病逝》
中国钢铁新闻网2021-08-08《传承是最好的纪念 ——写在荣程集团董事长张祥青逝世7周年之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