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能与先天因素、后天因素、社会因素等多方面原因有关。
先天因素
1.遗传如果父母超重或肥胖,或妈妈患妊娠糖尿病,孩子肥胖的概率会增大。
2.基因与能量代谢、食欲调控、脂肪细胞分化等相关的基因,也会增加肥胖的风险。

后天因素
1.不良的生活习惯吃得太多、运动太少,导致能量过剩,长期下来,超出身体的代谢能力,形成脂肪堆积,这也是最常见、最主要的后天因素。
2.内分泌疾病库欣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性腺功能减退症等疾病会导致超重或肥胖。
3.药物 激素药和部分抗精神病药等会直接影响体重,引起超重或肥胖。

社会因素
经济的飞速发展提高了我们的生活水平,也为肥胖埋下了种子。
1.食物过于“精致” 为了迎合大众对美味的极致追求,食物中添加了越来越多的“科技与狠活儿”,热量也越来越高,虽然美味,但增加了肝肾负担。
2.食物获取过于“方便” 外卖的普及为我们带来了24小时想吃就吃的便利,但背后却隐藏了过度能量摄入的风险。
3.“极致高效”的工作生活方式电脑、手机、互联网的普及虽然提升了我们的工作效率,但也让我们不得不久坐,导致体育锻炼缺失和能量消耗减少。随时随地办公,产生一种工作“粘”住你的感觉,增加了心理压力,更容易引起暴饮暴食,形成恶性循环。

所以,如果你长肉的速度比别人快,这事儿真不能全怪你,因为影响因素实在是太多了!
内容来源:
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医生教你科学减重》
组织编写:
健康报社有限公司
本书主编: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主任医师、教授 纪立农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主任医师、教授 李小英
北京医院主任医师、教授 郭立新

声明:本材料仅供疾病认知教育使用,无意提供任何医疗建议或推荐具体治疗方案,与您个体疾病状况有关的任何治疗方案或其他医疗相关问题,请咨询您的主治医生。
注意:本文封面图片和文内图片均来自版权图库,转载时请注意,避免侵权。
图书质量问题反馈
电话:010-59787234
邮箱:zhiliang@pmph.com
点击本行文字,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