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早教布书能成为育儿刚需?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我比较有发言权。
首先是基于婴儿宝宝安全柔软的本能选择。尤其是正处于口欲期的宝宝,普通绘本翻两页就沾满口水。但布书可以放心入嘴,亚麻、棉布上做的手工刺绣,材质符合国家安全标准且经过多道消毒程序,活灵活现的水果、蔬菜、萌宠们一一呈现~连牙床期的宝宝都能安全探索。有次宝宝把小手布书扔进餐椅,掉落的瞬间我下意识伸手去接,结果发现——这本轻飘飘的布书根本砸不疼。
其次,小手布书还是早教启蒙的隐形教练。那本蔬菜认知的布书藏着玄机:大白菜的叶子可以拉扯、番茄的表情里似乎带着秘密、捏一捏大南瓜居然“会说话”……不知不觉就教会了孩子颜色的认知,让五官也玩起了捉迷藏游戏。
最后,我发现小手布书还是亲子关系的粘合剂。它把原本"妈妈别烦我"的陪读时间,变成了孩子主动发起的互动。上周小宝突然把萌宠布书塞给我,学着书里的小猫发出声音,视线落在家里的猫咪上,那一刻觉得所有育儿焦虑都值了。


现在,经历过老大买东西时候的铺天盖地茫然无措,面对老二时我也总结了一系列的经验。比如,材质比颜值更重要,我现在学会看检测报告。还有,互动设计决定使用频率,带响纸的小手布书能吸引宝宝主动抓握,且可以水洗——别小看可以水洗,麻麻们都知道布书泡奶渍后有多难洗的。再者,成长型设计延长使用周期也是我考虑的因素,给二宝的《野生动物》主题布书,大宝现在用来过家家。让一本布书从4个月玩到3岁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