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最近常听人聊起“铁饭碗”这个话题,不少朋友在问:现在的编制岗位是不是没那么稳了?

我留意到确实有些岗位在悄悄变化。比如医院里不少护士岗位,现在都改成合同制了。朋友小陈在市级医院当护士,她说同工不同酬的情

我留意到确实有些岗位在悄悄变化。比如医院里不少护士岗位,现在都改成合同制了。朋友小陈在市级医院当护士,她说同工不同酬的情况确实存在,编制内的同事福利保障更完善。还有博物馆讲解员、银行柜员这类服务岗位,很多单位都开始采用外包方式招聘。

机关单位的行政类岗位也在调整。去年我去区政府办事,发现窗口工作人员很多都是劳务派遣。其中一位姑娘告诉我,她每天处理的事务和正式员工差不多,但福利待遇确实有差距。这类辅助性岗位现在越来越多地交给第三方公司来管理。

另外一些经营类单位,比如出版社、设计院,正在从事业单位转成企业。表哥所在的设计院前年完成转制后,他们的收入直接和项目效益挂钩。用他的话说:“以前是等着发工资,现在是追着项目跑。”

不过话说回来,这种变化也带来了新机会。认识的一位程序员朋友,凭借大数据开发的专业能力,和政府部门签订了技术服务协议,收入比很多在编人员还高。还有医院的心外科主任,因为医术精湛,医院直接给了编制。

看来现在的趋势是,光靠一个编制身份可能不够了,真本事越来越重要。我身边那些发展得好的朋友,无论有没有编制,都在不断学习新技能。毕竟,真正的“铁饭碗”可能不是某个岗位,而是我们自身的能力。

与其纠结编制有没有变化,不如多花点时间提升自己。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