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建设人民大会堂,万里发出号召:要为节约每一吨水泥钢材而斗争

1959年是新中国建国十周年。在十周年之际,咱们举行了一场大盛典。为了彰显新中国取得的成就,在北京修建了十个建筑,此来彰

1959年是新中国建国十周年。在十周年之际,咱们举行了一场大盛典。为了彰显新中国取得的成就,在北京修建了十个建筑,此来彰显新中国的新气象、新面貌、还有新生活。

人民大会堂就属于这十大国庆工程之一,而且其位置是排在第一位,可见当时对这个项目的重视程度。

但是,当时存在两个很客观的直接性制约因素:

第一个因素就是留给大家的工期很短,只有不到一年的时间

第二个就是建筑原材料的短缺,尤其是钢材和水泥的短缺,更是迫在眉睫的事。

那么就会有读者疑惑了,国内没有那么多的钢材水泥,那咱们可以花钱去国外买呀。

这就是不了解人民大会堂修建的历史了。

大会堂这个项目,不管是从设计还是施工和原材料等等各方面都完完全全做到了本土化,都是由咱们中国人自己独立完成的一项宏伟的大工程。

在每一个原材料上,当时的规定也是要做到100%的国产。

小到一颗玻璃珠,大到一根钢筋,都要实现国产化,这样才能彰显出建国这十年取得的经济成就。

因此在国庆工程的设计方案初步确定之后,北京市还专门组成了国庆工程办公室。

这个办公室的主要工作就是统筹规划国庆十大工程的建设。

具体说来就是要了解工程的进展情况,尤其是要下大力量抓原材料的备料工作,要求每个设计单位尽快提出主要的材料单。

一直到1958年的10月29号,大会堂工程的主要材料才初步算出来,送交到了国庆工程办公室。

连同其他国庆工程一起计算,这一算下来,让大家伙,都吃了一惊,发现所需要的各种材料的数量是出乎意料的大。

于是乎,国庆工程设计领导小组在同年的10月31号还专门开了一次座谈会来讨论材料的问题,要求各设计单位重新复核建筑材料的品种数量,提出确实的清单,并要求尽可能少用花岗石和大理石。

这个情况报告给了万里同志。

他迅速做出批示,要求各个国庆工程设计组对设计需要进行一次复查和讨论,并且特意嘱咐不要好高好大,脱离实际。

而且要必须十分注意原材料的控制和造价,要为节约每一吨水泥和钢材而斗争。

于是乎,大会堂各设计专业组在11月6号、7号,这两天专门进行了认真的讨论。

进一步明确了方向、统一了认识之后,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又重新修改了设计方案。

在结构方面,决定采用单独基础和刚性连续梁基础相结合的办法,降低了原设计的刚性基础地梁厚度的三分之一,基础垫层厚度也从原来的40厘米缩减到了25厘米。

除此之外,在不影响整体质量的前提下,钢筋混凝土基础也从原来的6万立方米缩减到了4.5万立方米,单单这一项就节约了一点5万立方米的混凝土。

而且还使全部的基础施工提前了十天,节省了6万个工日。

其他设计专业小组也进行了认真讨论,降低了原来设计过高的要求,譬如暖卫方面降低了温度和湿度的要求;照明方面,把拍电影和经常使用的光源分开设计,大大节省了用电量。

11月16号这一天,又召集了一部分专家学者开了一次讨论会。

这次会议的主题主要是要让大家伙注意以下这四个点:

第一:要降低造价,压下不考虑经济的风气;

第二:用材料要分两步走;

第三:迅速确定材料,并力争在时间容许的条件下讲求艺术效果;

第四:在不影响质量的条件下,为不浪费一吨钢,一吨水泥而斗争。

也正是因为各个小组的领导人,还有各级领导人抓的很紧,设计工作中一些原来不切实际的过高要求,也得到了迅速的纠正,这才使得各项国际工程得以如期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