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AI科普+”大赛丨AI微信小程序编程实践课:深圳市罗湖实验学校

为响应国家科技创新教育战略,推动青少年科技素养提升,由广东省钟南山医学基金会、广东吴小兰慈善基金会资助,广东省科学技术普

为响应国家科技创新教育战略,推动青少年科技素养提升,由广东省钟南山医学基金会、广东吴小兰慈善基金会资助,广东省科学技术普及志愿者协会与微信战略研究院联合组织的AI小程序编程实践课在深圳市罗湖实验学校开课。

86名学生在授课讲师的指导下,自主完成了健康科普主题微信小程序开发。活动不仅展现了AI与教育融合的成果,也为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生动范例。

01 科技教育新实践:从工具到思维

随着《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的推进,编程教育逐渐成为中小学素养培养的重要环节。

微信战略研究院讲师为学生们讲解平台操作要点

微信小程序教育平台作为中国原创的编程实践工具,基于微信开发者工具迭代优化,提供作业管理、学生账号自主添加等功能,极大降低了教学门槛。平台内置AI助手,能辅助生成基础代码、检查错误,甚至让零基础学生在短短一节课内完成作品雏形。

02课堂实录:健康主题激发创造力

“如何用小程序解决你关注的健康问题?”

本次实践课围绕“科技守护健康”展开,学生们通过分组协作,探索小程序在医疗科普、健康监测、健康知识普及等场景的应用。

讲师在课堂上为学生们进行案例讲解

讲师通过案例演示,引导学生快速搭建功能模块、完成整套编程设计。一名学生表示:“没想到编程可以这么直观,AI助手帮我修正了代码逻辑,让想法更快落地。”

学生作品页面展示(部分)

学生作品页面展示(部分)

学生作品页面展示(部分)

03多方协作:构建科技创新教育生态

实现从技能到价值的跃迁,为社会培养科技科普人才——是广东省科学技术普及志愿者协会举办AI小程序编程实践课的初衷。

截止日前,协会已联合广州、东莞、深圳等地五所中小学开展入校培训,过程中累计产生200+由中小学生自主开发的不同主题微信小程序。

从健康科普、前沿科技到文化传承,学生们的创意小程序彰显着科技向善的力量,作为隐藏在科普教育生态中的活性因子,迸发出生生不息的生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