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花五星级的钱,吃流水线的菜——万豪婚宴让消费者尊严何处安放?

近日,上海中优城市万豪酒店的一场婚宴引发轩然大波。一对新人花费近38万元办了42桌宴席,每桌餐标8888元,却在后厨发现

近日,上海中优城市万豪酒店的一场婚宴引发轩然大波。一对新人花费近38万元办了42桌宴席,每桌餐标8888元,却在后厨发现大量预制菜。而此前酒店曾明确回应"100%没有预制菜"。随后酒店向曝光者发出律师函,将事件推上热搜。

这场风波背后,藏着整个餐饮行业都在回避的真问题——预制菜究竟能不能用?

01

婚宴为什么不能有预制菜?

预制菜在餐饮业早已不是秘密。连锁快餐近八成用预制菜,外卖料理包遍地开花。但为什么一次婚宴预制菜事件能引爆全网?

因为婚宴不是普通消费。那8888元每桌,买的不仅是食物,更是为人生重要时刻营造的一种庄重的氛围:在中国餐饮文化里,婚宴菜品承载的社交意义远大于果腹功能,现做的热菜传递主人诚意,而预制菜的使用会让这种情感联结瞬间崩塌。

预制菜虽然省事方便,但不是所有场景都适合标准化。快餐可以追求效率,但婚宴这类承载情感的场景,消费者购买的核心价值恰恰是"非标准化"的用心和温度。万豪在极度讲求仪式感的场景里用使用大量预制菜,被质疑时还矢口否认。这种行为严重辜负了消费者的信任。

02

高端酒店的困局:品质承诺与经营压力的撕裂

更现实的问题在于:高端酒店宴会业务,还能不能坚守传统现制模式?

一场42桌婚宴,传统现制需要15-20名厨师,运转近12小时。熟练宴会厨师月薪上万且越来越难招。预制菜的引入,实质是行业在寻找可持续经营的出路。

高端酒店的品牌溢价建立在"精致""现做"上。消费者花8888元订婚宴,心理预期里包含着对后厨现场烹饪的想象。一旦这种想象被打破,消费者会质疑:既然用预制菜,凭什么比普通酒楼贵三倍?

更尴尬的是,即便号称"100%现制"的酒店,也很难做到每道菜都从原材料处理。八宝饭这类复杂点心、需长时间腌制的菜品,提前预制几乎是惯例。差别只在于是自己的中央厨房预制,还是采购第三方产品。

万豪的问题在于:在最讲究仪式感的场景使用预制菜,并且使用比例过高,面对用户质疑时选择了最糟糕的应对方式。

03

出路:透明化而非遮掩

预制菜已是行业大趋势,但消费者接受度还远不够。这个矛盾处理不好,就会持续引发信任危机。

对于预制菜的使用也许答案不是"完全禁止"或"放开限制",而是建立透明的告知机制。酒店接待婚宴订单时,可以在菜单上明确标注:哪些现场制作,哪些中央厨房预制,哪些使用第三方预制品。甚至提供两套方案:全现制价格更高,部分预制价格较低,让消费者自主选择。

消费者最反感的不是预制菜本身,而是被蒙在鼓里,是花高价却买到低价货的落差感。透明度会倒逼行业提升预制菜品质,品质低劣的会被淘汰,高品质的反而可能获得认可。

高端酒店也要明白:品牌价值不应建立在信息不对称上,而是成立在即便消费者知道全部真相,依然愿意买单的意愿之上。

回到万豪案例,38万婚宴费用背后,涉及的是整个高端餐饮业如何与预制菜时代共处。与其把后厨的门藏得更严,不如打开来让消费者看清楚、选明白。行业的成熟,从来不是靠遮掩,而是靠坦诚和自信。

评论列表

流浪泡泡官方
流浪泡泡官方 1
2025-10-30 17:19
[点赞][点赞][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