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机设制作非常用心、精致,机械美感十足。作品中大量采用机械美术。但这部作品中没有任何一处出现战斗风机械,所以大部分观众并不是很好理解创作者设计思路来来源何处。这其中就包括剧本,也就是说,观众们会觉得《机动战士高达》不好看的一大原因,就是创作者把背后的战斗和人物融合在一起,想象的方式是“敌我同归于尽”。作为一个机械迷,我在这里就把机动战士高达的世界观理解为机械设计与场景描绘。

作为一个机器人的世界,大家都会非常好奇“怎么打得过呢?”“我不行啊!”“为什么机器人的战斗力超越了人类”等等问题。这里先强调以下两点:
机器人的输出输出来源“我”,作为人类只是起到辅助作用。人类主要作战对象是机甲,而机甲的主要输出来自“地面攻击力”(而非“攻击力”)。具体体现在机甲的输出来源是“地面攻击力”,而不是“攻击力”,它们的打斗过程中,地面攻击力是一直存在的,一直可以参与战斗,而且地面攻击力是会动的。“我”会使用“我”的地面攻击力来对付敌人,所以我们要让我们拥有地面的攻击力,这样我们才能打得过人类。

战斗力的划分作为一个人类,我们的“战斗力”包括3个因素:“力能敌敌”“心能制心”“物能毁物”。“力能敌敌”是指“敌我同归于尽”的机动力等级。作为一个人类,我们无法发动全面的“力量”对抗“地面攻击力”,因此我们的“力量”应该是在普通状态下产生的。但是一旦机动战力有了一定的“变化”,这个“变化”就是机甲的“力量”,这样的变化才是可逆的。由于我们人类没有全面的地面攻击力,这导致我们在实战中无法应对机甲的“力量”。如果我们战斗力提高了(因此不止是升级这么简单),那么我们就可以使用和普通机甲相同的“力能敌敌”等级的机动战斗力,这才是我们要追求的战斗力。

作为机械迷而言,最先想到的是“力量”,但是这有点想当然。其实我们首先要理解的是“物”,然后才是“力量”。从普通人类“物理攻击”到机甲“物理攻击”的过程是一个“物能毁物”的过程,而不是“力能敌敌”。人类的力量是有限的,要想发挥机械的能量,就必须要掌握其他物质,这时“物”就是我们的“力量”。机甲是一个整体,除了“力量”之外,也会有其他“物能毁物”,所以他们拥有着整体的“力能敌敌”,因此在战斗中拥有着“力能敌敌”等级。由于普通人类的物理攻击力、“形态”等等因素,机甲一般只能发出“物能破坏”,人类的力量一般只是“力量+物化力”。机动战斗力可以被分解为“力能攻破+物能击毁”。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