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29岁,我存到了人生第一个100万

有人说,30岁是人生的分水岭。在29岁这一年,我默默达成了一个小目标:存下了人生中第一个100万。这条路,我走了整整10

有人说,30岁是人生的分水岭。在29岁这一年,我默默达成了一个小目标:存下了人生中第一个100万。这条路,我走了整整10年。

十年,不长不短,却装得下一整个青春的摸索与坚持。你的第一个100万,用了多久?

第一阶段 | 从0到10万:走得慢,但一直在走

刚实习时,我也幻想过一夜暴富。直到被现实“教育”才明白:真正的积累,从来没有捷径。

我不是那种运气爆棚的人,但很幸运,一路上遇到过愿意拉我一把的前辈和机会。自己也始终保持着“想学点什么”的劲头,一点点拓宽能力的边界。

然而,存钱之路从不是直线。我的第一个10万,用了5年。远比我预期时间要长,不是不努力,是人生的路上出现了分岔路。哥哥需要买房,我把除了股票外的全部积蓄5w都拿出来了。

在那一刻我清醒意识到:如果只靠工资,我可能永远无法实现想要的自由。

第二阶段 | 10万到50万:收入多元化的3年“爆发期”

从那时起,我开始认真探索副业。渐渐地,副业收入追上了主业,投资也开始有了回报。随着能力被认可,工资也稳步上涨。

三年后,我存到了50万。

那三年,是我收入和消费的“鼎盛期”。能赚,也敢花。喜欢的东西,只要在预算内,基本不纠结;想去的地方,有时间就出发。现在翻看当时的购物清单和旅行照片,还能感受到那份“努力犒劳自己”的痛快。

第三阶段 | 50万到100万:动荡中的现金流思维

随后,疫情来了。

公司断臂求生,我拿着赔偿金,成了失业大军的一员。

有朋友劝我全职做自媒体、搞知识付费。我试了8个月,结果视频平台没什么水花,每月1万多的支出却实实在在。我不得不面对现实,现实逼我重新思考方向。

我也更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存到200万,再考虑是否离开职场。于是我选择重返工作。虽然市场环境一般,薪资涨幅有限,副业收入也缩水,但我还有一张底牌:持续流动的现金流。

我有现金流,就还能待在牌桌上。

我把能调动的资金重新规划,构建“睡后收入”体系。即便不工作,账户里也有钱流进来。自媒体虽然没爆,但也持续带来小额收益。

就这样,在50万的基础上又走了两年,我终于抵达了第一个100万。

回头看,100万不只是数字,更像是我过去十年选择的“成绩单”。它见证了我从依赖工资到构建收入体系,从追逐幻想到专注成长,从害怕失业到敬畏风险。

这条路并不轻松,但每一步都算数。它让我相信:普通人实现跨越,不一定靠风口或运气,而是靠清醒的计划、持续的行动,和一份“把自己活成一家公司”的韧性。

如果你也在存钱的路上,别焦虑速度,别害怕暂停。重要的是你一直在场,不断优化你的“人生财务报表”。

也许下一个100万不需要另一个10年。因为能力、认知和系统的力量,会推着我们,走向更自由的地方。

PS.悄悄说,其实我还动过开公司的念头,资料都填好了,结果赶上疫情被封,后来市场也不好,就果断放下了。现在想想,也算是一种“拿得起放得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