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陪伴了这么多负债朋友上岸后,我发现一个让人心疼的规律:绝大多数人债务雪球的崩塌,都不是因为最初花掉的那笔钱,而是后来为了“填坑”而被动裹挟的“以贷养贷”。
我们都经历过那个阶段:心里比谁都清楚,这样拆东墙补西墙是条绝路。
但每当还款日临近,恐惧和焦虑就会压倒理性,脑子里只剩下一个念头:“先把这个月的窟窿堵上再说!”
我们总幻想着,等哪天收入涨了,或者发笔横财,就能一举还清。
可现实往往是,直到所有平台都借不出钱,信用卡被降额封卡,幻想彻底破灭时,我们才被迫面对那一地鸡毛。
那时才悔不当初:为什么没有早点停下?
今天这篇文章,就是想作为过来人,和你聊聊:在全面逾期这个“临界点”到来之前,我们到底能做些什么,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未来的痛苦,为接下来的上岸之路铺好基石?
首先,你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什么时候必须踩下刹车了?
这不是一个模糊的感觉,而是一个明确的财务信号:当你每月的总收入,在支付了基本生活开销后,已经无法覆盖当月的最低还款额时,你的财务体系就已经实质性“崩盘”了。
这时,你每多坚持一天“以贷养贷”,都是在为未来的自己挖一个更深的坑。
承认这一点很痛,但这是重生的开始。

那么,刹车之后,上岸之前,这四件至关重要的事,你需要立刻着手:
第一件,也是最重要的一件:坦诚面对,全面盘点。
你必须拿出勇气,像医生看病历一样,把你的债务清单清晰地罗列出来:总共欠多少?每个平台、每张卡的金额、利率、还款日分别是多少?
很多人在完成这一步时,会惊出一身冷汗,但这是你从糊涂走向清醒的第一步。
如果你不知道如何梳理,可以来找我,我这里有详细的表格模板。
对自己都不负责的人,没人能帮得了你。
第二件,冷静评估,规划路径。
盘点之后,你要对债务做一次“风险评估”。
哪些是上征信的?哪些平台的催收最猛烈?哪些有起诉的风险?
不同的平台,协商的政策和空间天差地别。
是优先保住信用卡,还是集中处理高息网贷?
这需要结合你的收入和个人情况来制定策略。
别轻信网络上“所有网贷都能延期3年”的鬼话,避免因错误信息导致二次伤害。
第三件,主动沟通,管理预期。
在逾期前或逾期初期,主动与你最核心的家人进行一场真诚的沟通。
这不是乞求帮助,而是告知情况,寻求理解。
明确告诉他们你正在积极处理,并教他们如何应对可能接到的催收电话(例如,可以统一口径:“他的事情自己处理,以后请勿再联系”)。
当家人成为你的后盾而非软肋时,催收的威力就减半了。
至于朋友和同事,可以根据关系亲疏,用适当的方式简要说明,避免误会,这能为你守住宝贵的社交环境和工作空间。
第四件,也是最终的底气来源:开源节流,聚焦还款。
上岸的核心,永远是赚钱。
在做好以上规划后,你需要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增加收入”上。
无论是利用专业技能寻求加薪,还是利用业余时间跑外卖、做兼职,每一分实实在在的收入,都比幻想借新还旧要可靠得多。
记住,你是在为未来的自由而奋斗。
万事开头难,但正确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在逾期前夜,做好这四件事,虽然无法实现“无痛上岸”,但绝对能让你未来的上岸之路,走得更加平稳、坚定,痛苦减半。
我是潇潇,一个从负债深渊中爬出来的93年姑娘。
我的可以陪你走过这段最难的路。如果你在梳理债务或规划方案时感到迷茫,欢迎关注我。
让我们用清醒的规划,迎接未来的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