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价暴跌3500元,印度狂买黄金,中美谈成后,中国开始打压黄金?<br...
金价暴跌3500元,印度狂买黄金,中美谈成后,中国开始打压黄金?
金价刚经历了一场“高空跳水”,一周内从4398美元跌至
金价暴跌3500元,印度狂买黄金,中美谈成后,中国开始打压黄金?
金价刚经历了一场“高空跳水”,一周内从4398美元跌至3900美元以下,中国方面立马就出手了。
两部门联合发布公告对于实物交割出库的黄金要征收增值税,中国的这一个做法,被不少的人看做是中美两国联手要打压黄金价格。
这场看似混乱的市场波动,背后实则是全球资本对美元信心的悄然转移。中国为什么要在黄金波动巨大的时候对购买黄金征税,真是为了打压黄金价格吗?暴跌之后的黄金
黄金市场“闪崩”:避险退潮与政策误读
11月1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联合公告:明确了黄金有关的税收政策。公告内容显示:
会员单位或客户通过上海黄金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交易标准黄金,卖出方会员单位或客户销售标准黄金时,免征增值税。
未发生实物交割出库的,交易所免征增值税;
发生实物交割出库的,按照规定适用增值税政策。
纳税人不通过交易所销售标准黄金,应按照现行规定缴纳增值税。
这则公告刚好发布在黄金价格大幅波动之后,根据纽约期货交易所的数据显示:在10月下旬黄金价格从最高4398美元,下跌至最低3901美元,下跌幅度接近500美元,折合人民币3500元。
表面看,这是中美贸易缓和、地缘风险降温导致的避险需求退潮——美国财长贝森特释放关税谈判缓和信号,特朗普改口称“无意解雇鲍威尔”,市场恐慌指数瞬间降温。
然而世界上,无论是黄金的上涨和下跌,从深层次来理解都没有那么简单,美国方面不过是借事件驱动来打压黄金价格罢了。
而11月1日两部门公告“黄金交易免征增值税”,本意是规范交易所交易流程(比如区分投资性与非投资性黄金),却被误读为打压信号。其实类似政策2002年就已存在,此次只是将执行期延至2027年,并对发票编码细化。
因为从今年以来,中国上海黄金交易所的成交量相比于2024年暴增了25倍,原因在于海外的黄金交易所为了打压黄金价格,不断提高保证金比例。
现如今上海黄金交易所已经夺取了对于黄金的定价权,国际资本更愿意通过香港或者上海交易来对黄金进行投资和交割。
印度狂买黄金:莫迪的“卢比保卫战”与全球去美元化暗流
除了中国之外,印度对于去美元化也展现出了坚定的意念。
在10月份黄金波动很大的时候,印度单月进口额创下100.6亿美元的历史纪。
再此之前,8月黄金进口额同比翻倍至100.6亿美元,相当于印度总进口额的六分之一。
印度之所以开始增加黄金储备的原因主是为“闪耀印度”基建计划背书,未来两年44.4万亿卢比的投入,需要黄金这类硬通货支撑汇率稳定;
除此之外,也在隐晦应对西方压力,毕竟美国刚制裁两家进口俄罗斯天然气的印度公司,多存点黄金总比揣着美元挨锤强。
印度购金狂热是全球去美元化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新兴市场央行购金量连续三年超1000吨,中国央行也连续11个月增持。
这种趋势背后,是美元信心的松动:美国债务/GDP比率突破124%。
10月31日,纽约联储的常备回购工具达到了203.5亿美元,这意味着,美联储已连续三年通过量化紧缩已消耗了流动性并最终达到了临界点,银行准备金已跌破了3万亿美元,在这至关重要点之下,流动性耗尽终将迫使美联储转向。从12月1日开始,美联储将对到期国债进行再投资,这意味新一轮的美元印钞机即将开动,美元的贬值已经是大势所趋,谁也挡不住了。
黄金正从“避险资产”转变为“信用对冲工具”。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金价下一步怎么走?市场的分歧很大,有人认为黄金的泡沫十分严重,大幅的下跌必然回来,但有人却坚持黄金的上涨还会再继续。
这种分歧恰恰反映当前市场的纠结:一边是美联储降息预期、地缘冲突等支撑因素,另一边是技术面调整与风险偏好回升的压制。
10年期美债收益率小幅走高,资金从黄金流向美股,A股近期赚钱效应也吸走部分热钱。
但拉长视角,黄金的底层逻辑已变——它不再单纯看美元脸色,而是成为“全球信用对冲品”。美国银行甚至给出5000美元目标价,因为“纸币信用缺失”正成为新共识。
对普通人而言,追涨杀跌才是最大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