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浙江省实施新高考以来,每一年浙江的高考总人数均在增加,自24届物化绑定后,物化人数增加得更快,接下来的几年,都将会是理科人数最多的年份,26、27届可能会超过15万!具体情况一起来看~
一、2026年高考人数
预计2026年浙江高考考生总数约32万,物化考生占比可能达45%左右(约15万人)。如果预测成真,意味着2026年选考“物理+化学”的考生人数将比2025年增加4万,这会导致物化组合的“政策红利”显著减弱,浙江高考生竞争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
具体会有什么影响?高一高二高三同学应该如何应对?
二、2026年高考物化红利不在?2025年高考选科物化的同学享受了明显的政策红利。
一方面,从本科招生计划看,理科类本科招生计划约8.2万,文科类约8.6万,两者招生计划相近,但物化组合仅有11万考生(普通类总考生约30.8万),且也能报考文科类专业,所以理科上本科的概率远大于文科。

另一方面,从不同层次高校在浙招生计划看,学校层次越高,理科选科要求的招生计划占比越高,985高校层次,理科计划约是文科计划的4倍;211层次,理科计划约是文科计划的2.8倍,到了后面层次的院校,文理招生计划才接近1:1,所以理科生上名校的概率也远远大于文科。

如果2026届物化选科人数突破15万,若文理科本科招生计划比例不变,毫无疑问,理科生上本科和名校的难度都将大幅增加,热门院校和专业的录取位次必然水涨船高。
物化选科人数的激增将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
1、首先是物化两科的赋分难度
物化组合本身就汇集了很多牛娃,随着人数增加,想在同类学生中脱颖而出变得更为困难;
一些物化并不突出,但为了更多专业选择权而盲目跟风的就会成为炮灰。
2、非物化考生的压力略有减少,但仍不容乐观。
竞争人数有所减少,但整体人数仍比物化考生多。
部分选了物化的考生还有可能挤压抢占本就不多的招生计划数。
且专业选择窄、文科招生计划偏少,竞争激烈的困境仍然没有改变。
总的来说就是理科生哭了,文科生哭得小声一些了。
三、选科人数巨变下的建议面对可能发生的巨大变化,理性的规划和选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
对于正在考虑选科的高一学生:
👉切勿盲目跟风:不要盲目往“物化同选”冲,如果你的数理逻辑思维不强,强行选择物化可能会学得非常吃力,反而影响整体成绩。
文科学得好,赋分照样拿高分,高考名次往前靠,也还是有很多选择的机会。
👉做好生涯规划:尽早思考未来想从事的行业和专业方向。如果目标是理工农医类,物化几乎是必选;
如果对人文社科有浓厚兴趣,那就坚守文科赛道并努力成为顶尖学生。
对于已经选定物化的高二、高三学生:
👉稳住心态,专注提升分数:既然已经选择,就不要左右摇摆。不建议临时更换选科,
竞争加剧意味着分数才是硬道理,要更加注重夯实基础,提高自己的绝对成绩和排名。
👉提前规划志愿:竞争加剧就要重视规划,不要只盯着最热门的几个计算机或电子信息类专业。可以多了解不同院校的物化相关专业,寻找性价比更高的选择,避免扎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