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用笔自由,融合擦染,你喜欢他画的云山景色吗

提到元代山水画,人们首先想到的估计是《富春山居图》,以及元四家的代表作。实际上,元代有很多画山水的高手,从传世作品看都很

提到元代山水画,人们首先想到的估计是《富春山居图》,以及元四家的代表作。实际上,元代有很多画山水的高手,从传世作品看都很精彩。比如这幅《云山图》是方从义的作品,描绘了静谧清雅的山居环境。方从义是一位道士,除了受道教文化影响,也受到了儒家传统文化的滋养。

人们常说,画如其人。在方从义的画中可以体会到这个特点。《云山图》在笔墨上很有特点,皴擦与晕染并重形成了丰富的对比关系。通过用笔用墨的特点,就能感受到他是一个自由洒脱的人,不喜欢受到约束。同时他是一个喜欢锤炼技法的人,在学习文人画的过程中也用文人情怀不断提升心境。难怪有人说从他的画中能够看出一点放纵、一点洒脱、一点不俗气质。

方从义 云山图

描绘云山景色是文人画的经典题材,五代董源、北宋米芾父子、跟方从义同时代的高克恭都是此中高手。方从义在创作中借鉴了前辈画家的技法,整幅画以染为主,有一种水墨淋漓的畅快感觉。晕染用多了容易让画面看上去少筋骨,不够立体厚重。方从义在晕染中融入了皴擦画法。

按照正常的创作流程是勾皴擦点染,从这个排序来看,染似乎可有可无。当米芾发明了米点皴后,染这种技法变得越来越重要了。染,可以细分为晕染、积染、烘染等多种方法。方从义主要用的是积染发。看他画的石头,有一种很厚很重很润的感觉,就是积染形成的效果。

方从义 云山图 局部

先看前景,也就是画面右下角的那块大石头。看出来门道了吗?他用米点皴表现阴阳变化。点皴的时候墨色浓重,表现出石块表面凹凸不平。在点与点的缝隙处,用湿笔淡墨进行积染。按照点皴划分的阴阳进行调整,形成丰富的变化。

一般来讲,一块石头的阳面往往出现在中间位置。方从义为什么在石块一侧进行留白处理呢?画家喜欢用轻重、浓淡、虚实表现阴阳关系。这样处理很容易导致一块石头缺少过渡面。方从义这样画,就是希望表现出过渡面的重要性。他要的是整体效果,而不是照搬照抄别人的画法。

方从义 云山图 局部

他在中景处还用到了烘染的方法,烘染可以起到衬托前景的作用。看上图局部,有一种竹子在前,烟云在后的感觉,这就是烘染形成的效果。同时,烘染还能让变化不断的烟云有了具象直观面貌。

《云山图》中既有干笔重墨皴擦产生的气势,也有湿笔淡墨晕染、积染形成的神秘感。让人想要走入其中,坐在草亭之下寻找云起处。湿笔画法带来的墨色变化,让山水被烟云雾霭笼罩,遥遥望去就是在诗文中读到的样子。

方从义 云山图 局部

《云山图》这么好,难道就没有什么不足了吗?如果非要挑点毛病,只能说构图似乎不太完美。方从义在创作中为了让人把注意力放在笔墨上,忽视了构图的合理性。由于前景不是常见的条状空间,让中景显得不够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