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鱼藻”别称“细草”“软草”“灯笼丝”。在植物分类学中是沉水的多年生草本植物。
其实生活在农村的人都知道,我们生活的河道里,就有这种常见的水生“杂草”,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
而且“金鱼藻”多的地方肯定有鱼。因为“金鱼藻”是鱼的主要营养来源。爱好钓鱼的朋友们,常常据此来寻找钓鱼的最佳位置。
图片01~02):金鱼藻

“太空养鱼”:斑马鱼与“金鱼藻”的黄金拍档:2024年4月25日,中国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将4条斑马鱼和4克金鱼藻,加上1升水“一飞冲天”,送入中国空间站,开展国内首次在轨水生生态研究项目。
这个实验项目由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华南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联合完成。
研究项目构建了一个在太空密闭自循环空间的水生生态系统。“斑马鱼”成了举世瞩目的“鱼航员”,而“金鱼藻”则是这次航天实验的最佳“黄金搭档”。
图片03~04):金鱼藻植株


设计的原理是:金鱼藻通过光合作用为斑马鱼提供氧气并净化实验水质,斑马鱼的排泄物和二氧化碳则成为金鱼藻的养分(营养供给)的主要来源,形成物质上“闭环”循环。
这一“封闭”实验系统在空间站稳定运行了43天(科研人员观察发现:斑马鱼会出现背腹颠倒游泳,旋转运动,转圈等定向异常行为),研究实现了中国在空间站培养脊椎动物的突破,创造了国际上水生生态系统空间运行的最长时间记录。
金鱼藻在实验之中展现了强大的环境适应能力。其光合作用活性高,1小时内可将溶氧值从每升5毫克提升至7毫克,有效维持了系统内的氧气平衡。
图片05~06):斑马鱼


此外金鱼藻的稳定性优于蓝藻、小球藻等藻类,成为构建自循环生态系统的关键物种。
因为“金鱼藻”光合作用活性高,可以在实验系统之中持续为斑马鱼提供充足的氧气,空间适应性强。
尤其是“金鱼藻”可以无根形式在水体中生存,在风浪中对垂直方向的颠倒比较适应,恰好可以适应微重力的太空环境,具有强大的水体净化能力。
此外“金鱼藻”还可以对斑马鱼排放的废物进行吸收,分解和转化,防止水体恶化变质。
图片07~08):水生杂草~金鱼藻


自然环境条件下的金鱼藻为鱼类及底栖动物等水生动物提供了绝好的育儿与庇护场所。与鱼的生物相溶性非常好。
有了金鱼藻这种超强能力的太空加持,斑马鱼在狭小的太空培养环境里,可以依然活力满满,一点都不受微重力影响。
另外,斑马鱼作为脊椎动物“模式生物”,皮实好养,适合太空试验,全身布满多条深蓝色条纹,酷似斑马而得名。
图片09~10):鱼缸里的金鱼藻


“斑马鱼”的基因组与人类相似度超70%,研究它们在太空中的生理反应,有助于了解航天员长期太空飞行可能面临的骨质疏松、肌肉萎缩等问题。
这就是试验中,为什么选择“斑马鱼”实验而不是其他鱼类的根本原因。
“金鱼藻”的观赏价值与应用:金鱼藻以其独特的形态和优美的姿态,成为水族馆和家庭鱼缸中的常见观赏水草。
图片11~12):水生杂草~金鱼藻


“金鱼藻”全株暗绿色,茎细柔分枝,叶轮生且裂片线状,整体形态优雅,为水生环境增添了自然美感。
“金鱼藻”能有效地去除水体中的氮、磷等元素,降低富营养化程度,改善水质。
图片13~14):金鱼藻具有观赏价值


有实验资料表明:“金鱼藻”对水体中总磷的去除率达87.84%,对氨氮的去除率达78.96%,对总氮的去除率达88.51%。
“金鱼藻”的营养丰富、生长迅速,适合作为家禽、家畜及鱼类的饲料,具有较高的种养经济价值。
图片15~16):金鱼藻是鱼的饲料

“金鱼藻”是“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原始花被亚纲”毛茛目金鱼藻科金鱼藻属多年生沉水草本植物:《中国植物志》第27卷中载:金鱼藻属于金鱼藻科金鱼藻属的多年生沉水草本植物。
虽然“金鱼藻”这种植物的名字中有一个“藻”字,但是它并不是“藻”类植物。与此相同的还有“茨藻”“黑藻”“狐尾藻”“狸藻”等。
“金鱼藻”的茎细长且有分枝,平滑,长度可达40-150厘米,平滑无根,以叶状态枝固定株体。
图片17~18):水生杂草~金鱼藻


“金鱼藻”的叶4-12轮生,1-2次二叉状分歧,裂片丝状或丝状条形,长1.5-2厘米,宽0.1-0.5毫米,先端带白色软骨质,边缘一侧具细齿。很多的时候,我们会把“金鱼藻”的叶片“错误的认为”是“禾本科杂草”。
“金鱼藻”的花非常小,而且是单性,雌雄同株或异株,腋生,无花被;雄花具多数雄蕊,雌花具雌蕊1枚,子房长卵形,上位,1室;花柱呈钻形。
“金鱼藻”的果实为小坚果,卵圆形,光滑,黑色,顶生刺(宿存花柱)长8-10毫米,先端具钩,基部2刺向下斜伸。
图片19~20):鱼~藻融合


“金鱼藻”的种子有坚硬的外壳,通过冬季低温解除休眠,早春在泥中萌发,向上生长可达水面。这也是“金鱼藻”一种独特的繁殖方式。
“金鱼藻”全株沉于水中,生长与光照关系密切,在5%-10%的光强下可以生长迅速,但强烈光照会导致“金鱼藻”死棵。
“金鱼藻”的花期在6月-7月,果期8-9月。雄花成熟后脱离母体,浮至水面散出花粉,花粉下沉至水下雌花柱头完成授粉。
“金鱼藻”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尤其在水中富含有机质、水层较深、长期浸水的稻田、静水池塘、湖泊、沟渠中常见“金鱼藻”的身影。
图片21~22):鱼~藻融合


《农田杂草识别与防治原色图鉴》中载:“金鱼藻”常在水层较深,长期浸水的水稻田中危害,在藕田和菱塘中也有生长。由于它在田中吸收肥分,降低水温,从而影响水稻的分蘖和根系的生长发育。在池塘,水沟,水库及水流平缓的小河之中也有生长。
“金鱼藻”全草药用,具有“凉血止血”“清热利尿”“治内伤吐血”的功效:金鱼藻全草入药,味淡、性凉,具有止血功效,可用于治疗血热吐血、咳血、热淋涩痛等症状。
《中国植物志》《中国高等植物》《中国植物图鉴》等典籍中载金鱼藻:全草药用,治内伤吐血。
图片23~24):水生杂草~金鱼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