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生人在。" 青衣人的惊呼划破荒宅的寂静,却未打断这场筹备中的婚礼。老翁那句 "此殷尚书" 的预判,让月光下的绮丽陈设与绝世新娘,都成了命运的伏笔。《狐嫁女》的奇幻,从来都藏在最真实的人情世故中。原文翻译如下:
历城有个叫殷天官的人,年轻时家里穷,但为人有胆量、有谋略。县里有座旧官僚家的老宅,占地几十亩,楼房连绵成片。这宅子老闹怪事,所以早就荒废没人住了。时间一长,院里长满了蓬蒿杂草,就算是大白天也没人敢进去。

有一次,殷天官和一群书生喝酒,有人开玩笑说:“谁要是能在那老宅里住一晚,我们就凑钱请他吃顿好的。” 殷天官一下子站起来,说:“这有什么难的!” 说着就带了一张席子往老宅去。大伙送他到门口,又打趣道:“我们在这儿等你,要是看见啥怪东西,赶紧喊一声!” 殷天官笑着说:“真要是有鬼有狐,我还得抓个证据回来呢。”

进了老宅,只见野草遮满小路,蒿艾长得像麻丛一样密。当时是农历上弦月,幸好昏黄的月光能照个大概,能看清门窗的位置。殷天官摸摸索索走过几进院子,才到了后院的小楼。他登上楼顶的月台,见地面光洁干净,挺招人喜欢,就决定在这儿待着。往西看,月亮快落山了,只剩山边一条亮线。坐了好一会儿,啥怪事也没发生,他心里暗笑:那些传言真是瞎编的。于是就铺席子、枕石头,躺着看天上的牛郎织女星。

快到一更天结束时,他迷迷糊糊快睡着了,忽然听见楼下有脚步声密密麻麻地往上走。他假装睡着,眯着眼偷偷看,只见一个穿青衣的人提着莲花灯,突然看见他,吓得往后退了几步,对后面的人说:“这儿有活人!” 楼下有人问:“是谁啊?” 青衣人答:“不认识。” 没多久,一个老头走上楼,凑到殷天官跟前仔细看了看,说:“这是殷尚书啊(这里是老头提前称呼,暗含殷天官日后会当官),他睡得正香呢。咱们只管办咱们的事,这位相公性格大方,说不定不会怪咱们。” 说完就带着一群人进了小楼,把楼门全打开了。过了一会儿,来来往往的人越来越多,楼上的灯亮得像白天一样。

殷天官慢慢翻了个身,故意打了个喷嚏、咳嗽了两声。老头听见他醒了,赶紧出来跪下说:“小人有个女儿,今晚出嫁。没想到惊动了贵人,求您别怪罪。” 殷天官站起来,扶他起来说:“不知道今晚是您家的好日子,可惜我没准备贺礼,真是抱歉。” 老头说:“贵人能来,本来就能压住凶煞,这已经是我们的福气了!要是您能留下陪坐,那更是给我们增光了。” 殷天官挺高兴,就答应了。

进楼一看,里面的摆设华丽又精致。很快有个妇人出来拜见,大概四十多岁。老头说:“这是我老伴。” 殷天官作揖还礼。没多久,听见笙箫乐器声吵吵嚷嚷的,有人跑上来说:“新郎到啦!” 老头赶紧出去迎接,殷天官也站在旁边等。一会儿,一群人举着纱灯,领着新郎进来了。新郎大概十七八岁,长得清秀又精神。老头让他先给贵客行礼,新郎打量了殷天官一眼,殷天官就像个傧相似的,半主半客地还了礼。接着是新郎和老头夫妇拜堂,拜完就入席坐下了。又过了一会儿,一群丫鬟簇拥着人过来,酒菜像云雾似的往上端,玉碗金杯子把桌子都映得发亮。
喝了几轮酒,老头叫丫鬟去请小姐出来。丫鬟答应着进去,过了好一会儿也没出来。老头亲自起身,掀开门帘催她。没多久,一群丫鬟婆子拥着新娘出来了,身上的玉环玉佩叮当作响,麝香、兰花的香味飘满了屋子。老头让新娘向贵客行礼,新娘站起来后,就坐在她母亲旁边。殷天官偷偷瞄了一眼,见她戴着翠玉凤钗、明珠耳坠,容貌美得天下少有。接着,有人用一个能装好几斗酒的大金爵给殷天官倒酒。殷天官心想:这东西正好能拿回去给朋友们当证据,就偷偷把金爵藏进了袖子里。然后假装喝醉,趴在桌案上,一副昏昏欲睡的样子。众人都说:“相公喝醉啦。”

没过多久,听见新郎告辞要走,笙乐突然响起来,一群人纷纷下楼离开了。之后主人家收拾酒具,发现少了一个金爵,到处找都没找到。有人偷偷议论,怀疑是那个睡着的客人拿了。老头赶紧制止,不让他们说话,生怕殷天官听见。
又过了一会儿,楼里楼外都安静了。殷天官才起来,这时屋里已经没了灯火,只有胭脂香和酒气满屋子飘。看看东方已经发白,天快亮了,他才不慌不忙地走出老宅。摸了摸袖子,金爵还在。到了门口,那群书生早就等着了,还以为他是夜里偷偷出来、早上又进去装样子的。殷天官掏出金爵给他们看,大伙都惊呆了,忙问怎么回事。殷天官把夜里的经历说了一遍,大家一想:这金爵不是穷书生能有的东西,才相信了他的话。
后来殷天官考中进士,被派到肥丘当县令。当地有个姓朱的大家族请他吃饭,席间主人让仆人拿大酒杯来,可过了好久都没拿来。有个小仆人捂着嘴跟主人小声说话,主人顿时露出了生气的表情。一会儿,仆人端着一个金爵来劝殷天官喝酒。殷天官仔细一看,这金爵的样式、雕刻的花纹,跟当初从狐仙那儿拿的那个一模一样!他心里犯了疑,问主人这金爵是哪儿来的。主人答:“这样的金爵一共有八只,是我父亲当京官时,找好工匠打造的。这是家里代代相传的宝贝,一直小心地收着。今天因为县令您来了,特意从箱子里取出来,却只剩七只了。我们怀疑是家里人偷了,可箱子上十年的灰尘都没动过,实在想不通是怎么回事。”

殷天官笑着说:“您这金杯,大概是‘飞’走了吧。不过祖传的宝贝不能少,我这儿有一只,跟您这个很像,就送给您吧。” 宴席结束后,殷天官回到县衙,找出那只金爵,派人送到朱家。朱家人仔细一看,吓得目瞪口呆,赶紧亲自去县衙感谢殷天官,追问金爵的来历。殷天官把当年老宅遇狐仙的经过一五一十地说了。大家这才知道,千里之外的东西,狐仙能偷偷取来,却不敢长时间留下啊。
这就是《聊斋志异・狐嫁女》的故事,《狐嫁女》以人狐跨界的奇幻婚宴为核心,既打破人妖对立偏见,展现 “非人亦有人情” 的包容视角,又借书生遇狐、金爵还归的情节,暗喻欲望与克制的人性试炼;其深层思考集中在:物种之别难掩情义本真,世俗规则可容异类温情,而偶然相遇中的尊重与分寸,恰是跨越隔阂、收获善果的关键,尽显《聊斋》“借鬼狐写人情” 的深刻内核。大家有什么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