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种蔬菜,霜后味尤佳。”老祖宗在《齐民要术》中早就告诉我们顺应时令吃东西,比什么补品都管用。十月寒露过,秋风渐凉,很多人的餐桌又开始被各种肉类占据。不过,接下来菜卫卫要说的可不是猪肉,而是秋天里低调却宝贵的食材——芋头。
俗话说“跑过三关六码头,吃过奉化芋艿头”,在十月份正是粉糯香甜的高光时刻。它不仅美味,更有健脾益胃、润肺安神的功效,正适合应对秋天的干燥与凉意。
芋头别名香芋、水芋、毛艿等,是一种重要的蔬菜兼粮食作物。在南方地区,荔浦芋头香透骨,赛过山珍海味铺。在浙江奉化,芋艿头水汽足,蒸熟后滑得能“嗦”着吃。
为什么十月要多吃芋头?因为它富含膳食纤维和多种微量元素,能增强免疫力、调节酸碱平衡。它的口感绵密细腻,带着独特的香气,不管是甜的还是咸的做法都很美味。
芋头做法:
红烧芋头炖大虾:
芋头去皮切块,大虾去须去线洗净。锅里放油,先把大虾煎到两面变红,盛出备用。用锅里剩下的油把芋头块炒一下,然后加入生抽、老抽、糖和适量水,烧开后转中小火炖煮。等芋头快要熟透时,把煎好的大虾放进去一起炖,让芋头吸收虾的鲜味。最后大火收汁,撒上葱花即可。芋头吸饱了虾的鲜美汤汁,软糯入味,大虾鲜嫩弹牙。
芋头蒸排骨:
排骨用酱油、蒜末、姜片腌制,芋头去皮切块,铺在碗底。上锅蒸20分钟,香气扑鼻。蒸的时候加点酱油、蒜末、姜片,排骨的油香融进芋头的粉糯里,咸香中带点甜,软糯里带着香。一口下去,整个人都暖了。
反沙芋头:
芋头切成条状,炸至金黄熟透。另起一锅,放少许水和白糖,熬成糖浆,然后把炸好的芋头条放进去快速翻炒,让每块芋头都裹上糖浆。随着温度下降,糖浆在芋头表面形成一层白色的糖霜,故而得名“反沙”。吃起来外酥里糯,甜而不腻。
芋头各地特色吃法:
福建福鼎:槟榔芋剖开有槟榔花纹,适合做芋泥奶茶。
广西荔浦:最适合做“太极芋泥”,看似凉菜实则烫嘴,林则徐当年“回敬”洋人的便是这道。
北方的芋头多以蒸、煮为主,南方的芋头则多见炖、烧。江浙一带喜欢用芋头烧肉,芋头吸收肉汁后格外鲜美。而广东人则擅长制作芋头糕、芋丝饼等点心。
芋头的搭配:
芋头搭配肉类,如芋头蒸排骨、红烧芋头炖大虾、芋头炖牛腩,不仅味道鲜美,还能达到蛋白质互补的效果,提高营养价值。
芋头搭配蔬菜,如芋头与胡萝卜、木耳一起炒制,既能增加菜肴的色彩,又能提供更为全面的营养素。
芋头作为主食,可以做成芋头焖饭、芋头粥等,替代部分精白米面,有助于控制血糖,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
挑选芋头有小窍门:
看外表:选择体型匀称、没有破损和软点的芋头,表皮带有少许泥土的芋头通常更新鲜。
掂重量:相同大小的芋头,手感更重的通常水分更足,口感更好。
看纹路:芋头底部有明显的纹路,纹路越多越密,芋头的品质通常越好。
看品种:不同品种的芋头适合不同的烹饪方法,如荔浦芋头适合蒸、煮。奉化芋艿头适合炖、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