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的大老婆吕后,是个出了名的狠角色。
韩信厉害吧,被吕后和萧何骗到未央宫给宰了;彭越牛逼吧,被吕后下令给活生生剁成了肉酱;周勃、陈平这些个开国功臣也不简单吧,在吕后掌权的那十几年,愣是连屁都不敢放一个。
这样手段狠辣的女人,对付起跟自己抢老公的小三,自然也是毫不手软的。

在死鬼老公留下那帮小老婆里,吕后最恨的,是刘邦晚年独宠的戚姬。
这不,刘邦前脚刚蹬腿,吕后后脚就下令将戚姬幽禁在皇宫的永巷里,剃光头发,脖子挂上铁项圈,穿着红色的囚衣,每天干着舂米、洗衣服之类的苦役。
戚姬呢?到现在还看不清形势,又卖弄着她的艺术细胞,现编现唱了一首《舂歌》,歌词大意是:
“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相去三千里,当谁使告汝?”
这不把宝贝儿子给暴露了嘛!
吕后一听,好家伙!难道你还想着远在赵国当诸侯王的儿子,来给你报仇,来接你到赵国去享清福,是不是?那行,我就先把你儿子给办了吧。
随即,吕后将赵王刘如意召入京城长安,下毒杀死。

解决了后顾之忧,接下来,就有了残忍的“人彘事件”。《史记·吕太后本纪》记载:
“太后遂断戚姬手足,去眼,煇耳,饮瘖药,使居厕中,命曰‘人彘’。居数日,乃召孝惠帝观人彘。孝惠见,问,乃知其戚姬,乃大哭,因病,岁馀不能起。”
所谓“彘”,也就是猪。
所谓“人彘”,也就吕后把戚姬砍断手脚、挖掉双眼、戳聋耳朵、灌了哑药,扔到厕所里,戚姬没有手脚只能扭动,不能说话只能哼哼唧唧,如同在地上打滚的猪一般。
更出格的是,吕后还本着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心态,要惠帝一同观看受刑后的戚姬。没成想,吓得亲儿子病了一整年。
吕后为何如此痛恨戚姬呢?
原因说起来也很简单,就两条:一是手撕小三;二是争夺遗产。

先来说说手撕小三的戏码。
刘邦、吕后(吕雉)、戚姬的关系,是典型的女强人帮着老公艰苦创业,家族事业进入稳定轨道后,被半路插足的小三横插一杠子,搞出的豪门恩怨。
吕雉本是富家千金,20岁花一般的年纪,连沛县令都多次出面求亲。
但喜欢相面的吕太公,偏偏相中了好吃懒做,只担任着区区十里亭长的刘邦(顶多只是基层派出所的片警),倒贴女儿、倒贴嫁妆地送上门。
新郎官刘邦,大了吕雉整整15岁的刘邦,自然早就破了童子功。他跟本乡的曹寡妇私下混在一块,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两人还生下了个大胖儿子刘肥。
瞧瞧,这就是吕雉婚姻的基本盘。
但是,她婚后的生活更是不省心,刘邦整日不着家,家庭也不富裕,吕雉只能亲自从事农桑针织,拉扯着一双儿女,还要侍奉公婆。

这还不算,后来刘邦押送劳役去骊山修皇陵,走在道上没几天,人就跑了一大半,吃罪不起的刘邦干脆放走了剩下的人,带着几个死忠粉,在芒砀山亡命变成了通缉犯。又是吕后,隔三岔五地给丈夫送饭送衣服。
更要命的是,在刘邦和项羽争天下的那4年里,有2年多时间,吕雉和刘邦的老爹刘太公,都是被扣押在楚营当肉票,提心吊胆地吃不好、睡不香。
最危险的一次,项羽为了逼刘邦就范,把刘太公和吕雉绑在砧板上,烧着沸水,磨着快刀,扬言要把两人煮成肉汤来吃!!!
好不容易等来双方议和,回到汉营的刘邦,却看见老公身边,多出了一个能歌善舞的戚姬。
而且,刘邦和戚姬,还生下了儿子刘如意。

刘邦对原配夫人吕后,又是什么个态度呢?
四个字——敬而不亲!
他们两个,与其说是夫妻,倒不如说更像是战略合作伙伴。
还记得前文提到的芒砀山吧,刘邦一伙人在山里流亡,每天呆的地都不一样,可吕雉每次进山,都能准确地定位到刘邦的位置。周围人就好奇,吕雉给出的说法是:
“季所居上常有云,故从往,常得季”
只要刘邦在哪里,头顶就会汇聚五彩祥云,吕雉就能找到老公。
这样离奇的故事,上过九年义务制教育的你,相信吗???
显然,这是吕雉在给刘邦造神话,跟刘邦刚决定流亡时,搞的那个“斩白蛇起义”,玩的是同一个套路。
吕雉说这话的背景,估计是芒砀山里缺吃少穿的,时间一长,刘邦的队伍人心涣散,有些不好带了。
咋办?夫妻两个一合计,由吕雉出面整出一个“五彩祥云”的故事,把刘邦重新包装包装,用危机公关渡过一次队伍解散的风险。

等到西汉立国,吕雉升格为吕后,地位和作用,就更加突出了。
立国初期,刘邦最担心的,就是韩信、彭越、英布那帮异姓诸侯王。当时,汉朝将天下分成54个郡,由汉廷直接管辖的郡,只有15个,其余的都掌握在诸侯王手中。
刘邦想收回权力,就需要帮手吧?他的帮手,主要有两个:
一个是以萧何为首的丰沛功臣集团。
另一个嘛!就是以吕后为首的外戚势力。
所以,咱们就能理解,为什么斩韩信,是吕后和萧何一起动的手;为什么杀彭越,是刘邦下令将彭越流放蜀地,而吕后半道拦截宰了他。
也就是说,吕后全程参与了刘邦收回诸侯王权力的过程,而且干的,还是最脏、最招骂名的活。西汉的天下,理所应当有吕后的一份。
而吕后分红的外在表现形式,就是她和刘邦的儿子,太子刘盈的继承人地位。
话说到这里,于是就又引出了吕后和戚姬关系交恶的第二个爆发点——继位人之争!

刘盈与刘邦的父子感情,应当是不怎么样。
且不说刘盈的童年,大部分时间刘邦都是在外头打仗,父子关系疏远。
更让刘盈对父亲刘邦后怕的是,彭城大战那回,刘邦被项羽追杀,眼瞅着楚军就要追到跟前了,刘邦为了减轻车上的重量让马跑快点,连着好几次都把儿子刘盈和女儿鲁元往车下踹。
要不是赶车的夏侯婴几次拉住马,把刘盈姐弟抱上车,估计他们俩早就死在楚军手里了。
想想看,刘盈碰上这样的事,能对老爹刘邦不害怕吗?
一害怕,看到老爹刘邦,就说话不利索,连手跟脚都不晓得怎么摆。久而久之,就给刘邦留下了这个儿子性格懦弱的印象。

反观戚姬的儿子刘如意,是刘邦看着成长的,整天抱着亲着,关系铁定是不差的。因而,刘邦常说:“如意类我”。
久而久之,戚姬心里也有了想法。
一来,估计是她也想让儿子接刘邦的班,能有个好前途。
二来嘛,戚姬与吕后同在一个屋檐下,龃龉不断,逐渐感受到了来自吕后方面的危险,一旦将来失去刘邦的保护,难免就要遭遇不测。这时候,推出儿子刘如意取代太子刘盈,更大的意义,还是为了生存的现实需要。
其实,不仅是戚姬,就连刘邦,也很是为戚姬和刘如意母子的未来担心,成天嚷嚷着:
“终不使不肖子居爱子之上”
甚至,公开将废刘盈,改立刘如意的议题,放到朝廷上去讨论。要不是张良和周昌等开国功臣,坚决站在刘盈一边,说不定吕后多年摸打滚爬的血拼,还真就给戚姬做了嫁衣裳。

刘盈和刘如意,升级到了夺位之争这一步,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吕后与戚姬,已经由“情敌”,激化成了你死我活的“政敌”!!!戚姬接下去的命运,也就可想而知会是什么个下场了。
对政敌,历史上都有哪些报复手段?商鞅的被五马分尸,李斯的全家被腰斩,还有彭越的被剁成肉酱......
相比之下,吕后将戚姬折磨成“人彘”,也就不那么意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