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9月初,我接手了一位58岁的前列腺增生患者,他是一名广州的出租车司机,因为长期久坐和作息不规律,这些年开始出现排尿异常;夜间需跑厕所4次,排尿等待时间超过3分钟;尿线变细,甚至出现尿滴沥。
在当地医院经B超检查,确诊为前列腺增生(腺体大小4.5cm×3.8cm×4.0cm)伴钙化灶(大小约0.8cm×0.6cm)。服用α受体阻滞剂等西药后,症状虽有缓解,但停药后迅速反弹,且出现头晕、乏力等副作用。

出租车
刷头条一段时间后,他来到我这儿看诊,我看他面色晦暗,形体偏胖,舌质紫暗、边有瘀斑,舌苔黄腻,脉象弦滑;平时腰膝酸软,偶有小腹胀痛,口苦口干,大便黏腻。综合辨证为湿热瘀阻、肾气亏虚证,治疗需清热利湿、活血化瘀、补肾益气。
首诊药方如下:败酱草、丹参、黄柏、泽兰、川牛膝、茯苓、乌药、益智仁、甘草。此方清热解毒、消痈排脓,活血祛瘀;清热燥湿,活血通经、利水消肿;补肝肾、强筋骨,利水渗湿、健脾宁心;行气止痛、温肾散寒;温肾固精缩尿。

中药代煎
服药两周后复诊,他夜尿次数减少至2次,排尿等待时间缩短在1分钟左右,尿线较前增粗,但仍有轻微尿不尽感,腰膝酸软有所改善。复查舌苔黄腻减轻,舌质瘀斑稍淡,脉象弦滑较缓。
我判断为湿热渐清,但瘀血仍存,遂对原方做加减:去乌药,因其小腹胀痛已缓解;加莪术,增强破血行气、消积止痛之力,针对钙化灶进一步化瘀散结;加黄芪,补气升阳,气行则血行,辅助化瘀;败酱草剂量减少,避免清热过度损伤正气。
二次复诊时,他气血好了不少,夜尿控制在1次,排尿顺畅,尿不尽感消失,腰膝酸软症状显著减轻。B超复查显示,前列腺体积缩小至4.0cm×3.5cm×3.8cm,钙化灶缩小至0.5cm×0.4cm。舌质转为淡红,瘀斑基本消失,舌苔薄白,脉象沉细有力。

前列腺健康
我将药方改为以补肾固本、防止复发为主:取掉黄柏、莪术等攻伐之品;保留丹参、茯苓、川牛膝,维持活血化瘀、利水之功;加入熟地、山茱萸,滋补肾阴;补骨脂、仙灵脾,温补肾阳,阴阳双补,增强肾气;续断,补肝肾、强筋骨,巩固疗效。
西医认为钙化灶一旦形成难以逆转,但中医通过辨证论治,以“整体调理”为核心,针对患者个体体质和症状,改善前列腺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增生腺体软化缩小。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