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从皴法入手品味山水画的笔墨特征,你觉得行吗

国画山水讲究笔墨,赏画的时候往往从笔墨入手,了解画家的风格特征,画中的意趣情怀。聊笔墨有一种抽象的感觉,由于皴法中包含了

国画山水讲究笔墨,赏画的时候往往从笔墨入手,了解画家的风格特征,画中的意趣情怀。聊笔墨有一种抽象的感觉,由于皴法中包含了丰富的笔墨变化。故而,很多时候看笔墨就转化为看皴法了。皴法是山水画的核心技法,早期的山水画空勾无皴,很难表现出立体感。到了唐末五代时期,已经出现了皴法相当成熟的作品了。以董源、巨然为代表的画家,利用笔锋变化、墨色变化利用线条表现出山石表面的肌理质感。

后人学习山水画技法,往往会学习董源的画风。这幅《仿北苑山水》是清代画家高岑的作品,北苑是董源的名号。画仿古山水是必要的学习手段,通过临仿可以学到前辈画家的精妙技法。高岑在仿古的同时,确立了隐逸的主题,紧密结合时代特征。

‍高岑 仿北苑山水

《仿北苑山水》用的是墨点皴和披麻皴。古人用各式各样的墨点,模拟山石表面的凹凸不平。随着技法不断成熟,又发现点皴密集的地方很像山石阴面,可以让石块显得更加立体。于是衍生出各种点皴法。至于披麻皴更是经典皴法,利用或长多短线条产生的韧劲、弹性表现土石山表现的沟壑褶皱。

有人对披麻皴有种误解,认为线条方向只能从上到下,线条与线条之间只能紧密排布。从高岑的画中可以看到,披麻皴允许自由变化,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当然了,变化的前提是符合自然规律,为塑造山石的自然形态服务。

‍高岑 仿北苑山水 局部

看前景岸边奇石的画法,石块轮廓呈现出圆润的感觉。圆多方少,故此高岑在使用披麻皴的时候根据石块结构,用弧线表现。在体现结构变化处,线条相对紧凑。同时每一根线条都有细微的粗细变化,总体呈现出虚入虚出的用笔特点。为了避免线条出现重复,高岑想到了长短交错的办法。从墨色上看,前景多用淡墨。为了强调空间位置,他采用虚实对比的构图方式。

仔细看,披麻皴中每一根线条既有独立性又有关联性。表现石块表面有大裂纹的时候,线条也会交错。这样可以产生用笔上的疏密变化,让画面显得真实生动。

‍高岑 仿北苑山水 局部

一般来讲,山石阳面少用皴,山石阴面多加皴,至于山石过渡面可以采用皴擦染等多种技法。总体上,高岑遵循了这条规律。为了画出山石表面苍润厚重的感觉,他用枯笔淡墨沿着皴纹进行擦染。利用淡墨衬托披麻皴的分布走向,营造出一种山中升起烟云的效果。

从《仿北苑山水》可以看出,想要掌握披麻皴画法有三大要点。用笔一定有提按变化,用墨一定要有层次变化,线条既要保持独立特征也能产生关联。这下明白了吧,看懂了高岑运用的披麻皴,就看懂了这幅画的笔墨特点。

‍高岑 仿北苑山水 局部

高岑生活在清初,久居金陵,有学者把他归入金陵画派。从作品风格看,高岑继承了南宗山水画技法。他应该更喜欢人们称他为文人画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