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南疆新“气”脉打通在即,96%进度条背后取暖做饭的民生温度

清晨的阳光洒在南疆广袤的棉田上,白绒绒的棉花与蜿蜒其间的天然气管线构成了一幅和谐共生的画面。2025年10月28日,气化

清晨的阳光洒在南疆广袤的棉田上,白绒绒的棉花与蜿蜒其间的天然气管线构成了一幅和谐共生的画面。2025年10月28日,气化南疆天然气管道工程英买力至三岔、轮南至上库工业园区二标段施工正酣,管线在棉田间有序延伸,勾勒出清洁能源输送的民生脉络。

这项工程是塔里木油田推进“气化南疆”战略的重要举措。该标段施工线路总长约120.4公里,地形复杂多样,涵盖50公里农田段与70公里戈壁段。

截至10月底,该标段施工总体形象进度已达96.78%,为南疆冬季能源稳定供应筑牢坚实保障。

棉田与戈壁之间,一条蜿蜒的钢铁巨龙正悄然成形,它将温暖与生机注入南疆大地。

01 工程进展:跨越天险的能源大动脉

气化南疆天然气管道工程作为自治区重点民生工程,在今年3月10日同时开工了英买力至三岔、轮南至上库工业园区两条管道。

这两条管道被列入“自治区2025年十件民生实事”,计划于2025年11月30日前全面贯通投用。

西侧的英买力至三岔天然气管道,起于新和县,经阿克苏、柯坪等县市,最终抵达382公里外的巴楚县,每日供气规模将达720万立方米。东侧的轮南至上库天然气管道,自轮台县轮南镇而起,向东延伸128公里抵达库尔勒市上库工业园区,每日供气规模高达2040万立方米。

两条管道需穿越铁路、公路、山体、大型河流等复杂地段300余处,施工难度极大。面对这些挑战,塔里木油田加快完成前期工作,利用去冬今春枯水期,提前启动6条大中型河流的管道穿越施工。

02 绿色赋能:从柴火时代到燃气时代的历史跨越

南疆天然气利民工程的意义远不止于一条管道。自1998年首次向库尔勒市供气以来,塔里木油田持续推进“气化南疆”进程,已累计向南疆5地州输送天然气超700亿立方米。

这些清洁能源折合替代标煤9311.4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9892.3万吨,相当于新植树木9.62亿棵。700亿立方米天然气不仅为南疆地区注入了绿色发展动力,而且增加了各族群众的幸福感。

南疆地区已从“柴火时代”迈入“燃气时代”。塔里木油田生产的四分之一天然气进入南疆,惠及42个县市46个农牧团场,千家万户用上壁挂炉、燃气灶,告别了“烟熏火燎”的传统生活方式。

在喀什地区,天然气在一次性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已提升至25%,且每年以3%的比例递增。和田市成为全疆首个实现天然气整体集中供暖的城市,乡镇气化率持续提高。

03 智慧创新:科技筑牢能源保障防线

面对复杂的施工条件和紧迫的工期,塔里木油田运用了多项技术创新确保工程顺利推进。

在管道连头施工期间,项目部针对山区陡坡等复杂施工点,采用“模块化预制+现场精准对接”模式,运用BIM技术构建三维模型进行施工预演,提前识别并规避潜在冲突,大幅缩短施工时间。

这些创新技术的应用使得焊口一次合格率提升至99.8%以上,有效保障了接口质量与施工安全。在进度控制方面,项目团队优化施工流程,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将原计划46天的连头工期缩短至28天,高效完成节点任务。

塔里木油田还构建了“少人高效”的智慧管网运营模式,实现日供气能力从最初的百万立方米提升至现在的2500万立方米。南疆天然气利民工程通过“四级五段”增压保供体系,供气点已达79个,确保天然气“送得远、稳得住、用得好”。

这条绵延南疆大地的“输气走廊”不仅是一条能源管道,更是连接民生与发展的纽带。随着年底全线贯通,塔里木油田克拉、克深等主力气田将与南疆主干供气管网互联互通,形成多气源供气格局。

未来,更多的南疆群众将告别“烟熏火燎”的柴煤时代,过上清洁、低碳、环保的新生活。能源动脉的延伸,正悄然改变着南疆的经济社会发展轨迹,为这片古老的土地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