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详解香港金融保卫战:面对索罗斯的强势进攻,中国政府如何绝地反击?

二十世纪末期,东南亚各个国家,都经历了一场股市洗劫。一些国际“金融家”,通过故意炒高或炒低他国股票价格,赚取差价。等到股

二十世纪末期,东南亚各个国家,都经历了一场股市洗劫。

一些国际“金融家”,通过故意炒高或炒低他国股票价格,赚取差价。

等到股民裤衩子都赔进去,他们拍屁股就走,留下一堆烂摊子。

在这些金融家当中,乔治·索罗斯“声名显赫”,一度被称为“全球经济的强盗”。

面对索罗斯的强势进攻,中国政府如何绝地反击?

1.

乔治·索罗斯所到之处,即为风暴中心,统统被洗劫一空。

1930年,索罗斯出生于匈牙利,后移民至美国、英国。

1970年,他与罗杰斯一起创立量子基金。

90年代,索罗斯将目光投向了“做空市场”。

第一个遭殃的国家是英国。

1992年,英国经此一劫,不得不退出欧洲汇率体系。

而索罗斯获利超10亿美元。

1994年,墨西哥在索罗斯的操纵下,外汇储备告急,股市崩溃。

而他的钱包更鼓了。

1996年底,他来到了泰国。

正是因为他发现了泰国经济发展的漏洞:

由于常年的高速发展,泰国欠下了高额外债。

同时也显现出通货膨胀的趋势。

针对这些BUG,索罗斯制定了详细的计划。

他从泰国银行借来了大量泰铢,抛售到外汇市场后,买入美元。

大量的泰铢进入市场,必然导致泰铢贬值。

这时,他再用少量的美元买入泰铢。

用这部分钱还从银行借出来的钱。

这样,中间剩余的美金就进了索罗斯的口袋。

泰国政府发现苗头后,立刻采取了对抗措施。

不仅禁止银行再外借泰铢,甚至动用外汇储备的美金,来回收市场上流通的多余泰铢。

但这远远不能阻止索罗斯“侵略”的脚步。

大量的泰铢涌入市场,泰铢急剧贬值。

随之而来的就是物价飞涨、生活成本大幅上升,人们陷入无尽的混乱。

在经历了很长时间的挣扎后,政府还是不堪重负。

6月下旬,泰国外汇储备花去了300亿美元,只剩下28亿。

泰铢汇率一日之内暴跌百分之二十。

1997年7月2日,泰国政府不得不宣布:

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

而索罗斯完成这一切,简单地犹如动动手指。

泰国被席卷一空后,索罗斯拍拍屁股走人,把黑手伸向了整个东南亚。

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接连沦陷。

随后,这股狂风又吹向了韩国、日本、中国……

中国香港是在索罗斯想要攻陷的最后一块地盘。

他之所以将香港放在最后,原因有二:

首先,香港的根基非常深厚,不可轻举妄动。

其次,“常胜将军”索罗斯的胃口越来越大了。

他想要在精密的计划之后,一举吞下香港。

如果索罗斯的愿望成真,香港将会乱成一锅粥。

下层人民不必多说,越来越不值钱的港币会让他们连饭都吃不上。

甚至有的人直接失业,进而失去生活的希望。

上层富豪也不能幸免于难,为了减小损失,他们不得不关闭手中的企业,携款外逃。

这一切就意味着经济陷入停滞,经济体系崩盘。

香港会让索罗斯心想事成吗?

2.

彼时的香港,声名显赫。

香港各大银行及金融机构,共拥有境外资产将近万亿,占全球总资产的百分之八。

同时,还是亚洲第二大股票交易市场、第四大金融中心。

1997年,香港经济高速发展,楼市、股市中顾客络绎不绝。

一切迹象都显示,香港经济正在高歌猛进,似乎任何危机都能被轻而易举地化解。

但索罗斯一行人却看到了繁荣表象背后的问题所在。

楼盘价格飙升,家庭、企业负债累累,贸易赤字严重。

于是他们暗中收购港币和期货合约。

1997年7月,索罗斯等人决定先试试水。

他们只动用了少量的资产进行试探。

而香港金融管理局也只花费了10亿美元的外汇,就稳定住了局势。

动荡之小,连香港人民都没有什么感受。

好景不长,8月中旬,索罗斯等人正式宣战。

15、16日两天,他们抛售了40亿港币的期货。

一瞬间,港币的价值大跌,用来衡量香港经济的“港股恒生指数”持续下跌。

港币与美元的兑换率跌至警戒线。

但香港毕竟财力雄厚,这一次,金融管理局采用了和上次一样的解决措施。

他们再次动用外汇储备的美元,回收了市场上过剩的港币,并将汇率恢复到了原来的水平。

看似解决了危机,直到10月17日。

这一天,港币跌到了历史新低,索罗斯认为这是对香港出手的好时机。

这一次他给香港设了一个大圈套。

10月21日起,连续三天,共1000亿港币被投入市场。

面对索罗斯的强势进攻,中国政府如何绝地反击?详解香港金融保卫战

有了泰国的前车之鉴,香港人民切实感受到了危机。

了防止口袋里的钱最后变成白纸,大多数人都选择将手中的港币兑换成美元。

只有这样,才能“平安”地度过经济危机。

此时,港币的汇率已经一跌再跌,现在置换外币无疑是便宜了那些资本家。

人们可想不了那么多,他们只想保住自己的生活。

但政府不能坐视不管。

为了稳定民心,香港金融管理局一把手任志刚紧急启动应对方案。

这个招数也被称为“任一招”:

首先是大量收购人民抛售的港币,然后紧急调高港币的短期资金借贷利率。

任志刚已经通过这种方法,避免了好几场港币做空风险。

这一次,这一招也起到了一定效果:

借贷利率从危机爆发时的300%,减低到了10%。

虽然相比平时不到5%的利率还有差距,但已经是危机下能达到的最佳结果了。

不过,股市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10月28日,恒生指数跌至9000点。

大批股民一夜之间倾家荡产。

在危机真正到来之前,股民们并没有切实的感受。

而当危机降临到身上的时候,已经措手不及,大量的股票攥在手中成了泡影。

不仅如此,楼市、期货市场都未能幸免遇难。

有两位房地产公司的秘书,拿着自己攒了十年的工资80万港币,准备在所在的房地产公司购入两套房。

他们买房子的时候,这80万仅仅是房子的三分之一。

但几个月后,房子的价值就只剩下这80万了。

于是她们赶紧放弃了房子的所有权,否则还要向银行还上160万港币贷款。

像她们两人,已经算幸运的了。

钟镇涛,TVB老演员了。

在危机爆发的头两年,他靠着炒股赚了点钱,就想着大干一笔。

为了一次性赚个盆满钵满,他借了高额贷款2亿多元。

这笔钱被投入到股市中后,一分都没有拿出来......

蒸发掉的所有钱,源源不断地汇入了索罗斯等人的账户。

3.

在这样的情况下,新上任的香港特别行政区长官董建华,依然坚定地宣布:

高涨的利率对市民的影响只会是暂时的,政府将坚决维护汇率保持稳定水平。

确实,此后恒生指数虽然没有恢复,但也没有持续下跌。

但与此同时,亚洲各个国家可以说是惨不忍睹。

泰铢贬值百分之五十六,印尼盾贬值百分之八十五,韩国几乎动用所有外汇储备来应对,甚至发动所有民众来“救助”国家......

这些情况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香港很难独善其身。

1998年初,印尼市场迎来了最严重的衰退。

蝴蝶效应再次席卷亚洲。

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等各个国家受到了或多或少的影响。

趁着这次机会,索罗斯等人重拳出击。

香港最大的银行“百富勤”,于此年一月宣告破产。

面对索罗斯的强势进攻,中国政府如何绝地反击?详解香港金融保卫战

房价整体跌幅超过百分之五十。

失业率达到了20年来的最高水平。

人们的汽车、房子因为还不上贷款而被强行收回。

自杀、跳楼已经成了香港人民的日常。

6月、8月,索罗斯一行人实行了二次、三次攻击。

8月5、6日两天,国际资本抛售200多亿港币,香港金融管理局不得不挪用外汇储备来应对,将200多亿元悉数吸纳并流放至银行。

虽然利率看起来状态良好,但股民遭受了二次重创。

一夜之间,香港总市值蒸发2万亿港币。

董建华此时依然将其称为“短期的痛苦”,并表示“可以接受”:

“我们一定有能力维护港币与美元的联系,我们一定能做得到!”

“政府将不惜一切代价!”

接下来的几天,直到8月13日,国际资本还在继续出手,但在政府的维持下,他们似乎并没有多大的获利。

正因如此,政府发现了这些贪婪的强盗的真正目标,并不在港币本身,而是——股市和期货。

面对索罗斯的强势进攻,中国政府如何绝地反击?详解香港金融保卫战

早在进攻正式开始之前,资本家就大力推高了股市,导致股票价格飙升、期货空盘。

当政府忙着应对贬值的港币时,他们趁机抛售大量股票和期货,赚取差价。

这样的方式与做空货币有异曲同工之妙,但胜在更加隐蔽。

政府觉得维持了利率,实际港币已经凭空蒸发。

这套方案,可是资本家们针对香港的情况特别定制的:

港币资本深厚难以撼动,但香港是个自由港,政府无法干涉股市和期货。

其实,早在1997年,政府就通过“小道消息”知道了索罗斯等人的真正目标。但当时他们并没有充足的证据。

后来的屡次交锋让政府慢慢察觉:消息是真的。

但是当时还没有被重创,因此政府没有急于采取应对措施。

如今,政府为了不尽失民心,终于决定反击!

4.

8月14日清晨,香港中环中银大厦13楼“中国厅”。

香港最大的三家证券商主事人被邀请到了这里。

发出邀请的,是香港金融管理局副总裁,陈德霖。

我们提到过,政府不能干涉证券,因此两方少有来往。

在形势如此危急的今天,陈德霖出面安排双方见面,对证券商们来说“不是好事”。

因此,三人在宴会厅内正襟危坐,紧皱眉头。

陈德霖走进宴会厅,与三人一起喝咖啡,这期间几人各有心事。

一杯咖啡喝尽,陈德霖让三人把手机关机后,带入了金融管理局的办公室内。

得到在场每个人的郑重承诺后,陈德霖忧郁地开口了:

昨天,香港特区决定,直接干预市场,控制股市和期货市场。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董建华、香港财政司长曾荫权、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任志刚等人已经共同批准了这个计划,并签署了文件。

听完这个计划,三人面露难色。

但陈德霖告诉大家,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

面对索罗斯等人的猛烈攻势,政府只有四个办法:

使用外汇储备硬抗风险、求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放弃港币与美元的联系货币,以及政府直接干预市场。

前三个方法,都已经被“前辈”们验证过并不可行:

使用外汇储备最终的结果是油尽灯枯,金融体系崩盘,最终民不聊生。

求助国际基金组织只能解燃眉之急,无法触及问题根本。

放弃联系货币意味着投降,而且香港还没有“悲惨”到这一步。

因此,只剩下最后一个方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