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吉林一号卫星公布了多张卫星视角下的台湾省街道图。
我们可以从太空视角看到日月潭的风光,也可以看到成片林海的阿里山,当然城市里的每条街道也看得清清楚楚,我们还可以在图片上看到台北港上繁忙的码头景象,如果耐得的下你的心,甚至你还能数得清有几艘船舶靠岸。


说到这里,你一定会为我国的航天事业而骄傲,也有一分期待台湾回归的期待!
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这拍下台湾高清照的吉林一号,其实最初的设计仅仅是为了让农民好好种菜。换句话说,这卫星实际上是为种菜用的。
怎么可能?但真实情况的确如此。

吉林一号听起来像是一颗卫星,可你不知道的是,这可是个卫星群,足足有138颗。甚至有美媒都表示:你当我傻?138颗卫星就为了农民种个菜?
吉林一号卫星群不仅数量多,而且拍照绝对是高手。亚米级的分辨率,别说拍台湾省了,就算拍清楚地面上的车牌号也不在话下。
除了拍照,吉林一号还能通过“遥感+AI”技术,分析地球表面的变化。这里就包括了观测农作物的长势,以及城市的地块变化,以及自然资源的分布,环境的变迁等等。

吉林一号还有动态追踪目标的功能,比如地面上的工厂,航行在海面上的轮船,统统都逃不开吉林一号的“法眼”。你还记得前不久有个小伙“修复”哈密戈壁滩上“为人民服务”大字的事吗?那个帮小伙验证修复效果的卫星,其实也是吉林一号。

在吉林一号的控制大厅,确实能看到各地农业的情况,比如可以看到某省某县的小麦长势,通过系统识别,可以根据长势,将农田标注为不同的色块。比如绿色代表长势号,黄色代表长势一般,红色表示需要施肥或者灌溉等等。
2024年9月,吉林一号发布了全球一张图,这张图覆盖了全球陆地的亚米级影像,分辨率0.5米影像使用超90%以上,除了南极洲和格陵兰岛之外的全球陆地情况,都在这张图中。

那拍这么清楚,有啥用呢?
别说,还真挺有用的。比如在某市发现有块施工工地,在周边绿树以及白色楼宇之间相当扎眼,而吉林一号就能为这一块施工工地做扬尘裸土的重点检测。吉林一号卫星通过定期的影像检测,配合人工智能算法,就能够急速识别扬尘源头,辅助相关部门进行污染源的督查和治理。
在2023年时候,某林区发生了松材线虫病疫情,如果用人力筛查源头,可能需要数月时间,但吉林一号通过高空辨识树冠的颜色变化,仅仅用了3天时间就识别并锁定了感染区域,第一时间上报林业部门对该地区进行消杀。

除此外,吉林一号随着在轨卫星的数量增多,使用渠道和方式也渐渐多了起来,基本的像是测距以及标注都成了吉林一好的标配。
当然,吉林一号不能忘本。吉林一号卫星秉承着中国人爱种菜的传统,这次集合了农业、海洋、资源、环保、气象、城市建设以及其他我们并不知情的领域,为台湾省拍了一组高清写真,也自然合情合理了。您说对吗?